自從上班以來,我的工作就被分為周一到周日的命名。跟往常一樣,周日的工作,因為值班的關系,來送檢的客戶并不多。
我無聊的翻看著以前的豆瓣上所發的小作文,忽然有一種羨慕那個時候單身,又努力的發光時刻。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寫小作文。
那算是在我人生中少有的順暢時刻。
從小學到初高中,因為原聲家庭教育,爸媽經常性的給我傳遞著他們工作很辛苦,家里沒有錢,以及家庭強制性的壓制,導致我從小學開始一直疾病不斷。我不知道,為什么自己總是生病。后來通過閱讀,才知道,這些疾病的根源是原生家庭的強勢壓制,所反噬給我的,不敢抬起頭來做人,因為爸媽的持續性的給我輸入負能量,我的原始能量早已被稀釋干凈,沒有能量的我,自然抵抗不住細菌入侵。
小學到初中,每年的冬天,如果有幸,你一定會見到我在衛生院里打點滴。
直到上大學,周末在學校里兼職,自然而然的與家里人減少了聯系以后,我的生活才慢慢好過一點。在學校參加社團,成為班長,獲得獎學金。這些東西,都美好的定格在了我的大學階段。
2024年初,不顧家人的反對,我與對象結婚。老公的媽媽對我很好,我會有一瞬間躺平的狀態。
當再次拿起筆開始絮絮叨叨寫下我的理想,我的感悟時,瞬間感覺就沒有了以往那種激情與喜歡,或者是個人一種向上的力量,反而,這種感覺,更多的是平穩,是希望,是訴說,持續間歇性發在簡書上,偶爾收到2,3個人的點贊,剩下的就被擁入平平無奇的文章里,再也消失不見。
當然,我似乎也不太在意文章的點贊程度。看到群里的小伙伴大多都在寫小說,或者其他方向。我也曾想過,但是還是愿意堅持寫著自己的碎碎念。表達著一種我的情緒,我的平淡,我的不知所措,我的迷茫。不知道路在哪里,也不知道變現的路在哪里,只要一直在路上就好了。我安慰著自己。
最近,開始入手書評了,昨天發了一篇關于恒子奶奶的《人間值得》的短篇書評,讓老公看過以后,說寫的像小學生作文。最后還是感覺我自己寫的挺好的,索性發了出去。依然跟往常一樣,被沉入在所有文章的洪流里,被掩埋。我安慰著自己,如果持續性發小紅書,效果會不會好一點。可能就是因為自己沒有持續性輸出的原因。
有人說我書評寫的不好,早上偶然看見豆瓣書評,還是決定再寫一遍,萬一比上一次寫的好呢?反正都是嘗試。也算是在迷茫中的摸索吧。覺悟太低的人,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完成的。就像我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