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訂下一個目標,才有更多的動力去堅持。
? ? ? ? 如果孩子說我還有四十多頁的生物作業,10多頁的語文作業沒做,由于寫不完作業,下午的英語課外班上不了,晚上要6:00-9:00要參加USAP的比賽的例行聚會,你聽后是否會火冒三丈,一定嘮叨為什么不抓緊碎片時間完成事情,要不強迫他必須去上課……以往的做法一定會這樣,除了憤怒與吵鬧束手無策。現在海英老師談到學習的動機基礎時時在潛意識中跳出來,要做就要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我對川哥說“英語課本來就是自主學習的,你要不把作業帶回那里寫,順便也可以聽聽老師講的重點”,自以為好的建議被他回絕,又說“好吧,如果你不去上課,你要自己和老師請假,同時問問老師有沒重要的資料,發給你”。這點他倒是去問了老師,讓他學會自己的事自己承擔。USAP比賽聚會后得知生物的作業并不是43頁,而是4頁,川哥說是同學傳遞了錯誤信息。相信他并不是故意騙我,回到家發現語文也沒做多少,內心又有一群馬在奔騰,沒有質問他,想到他忙了一天,我建議去踢毽子讓運動促進學習。今天這樣以退為進,并不是縱容他,而是我在思考究竟是哪里浪費了時間,是不專注或者沒有目標的去學習?又或者仍在刷手機?凡事有三種解決的方法,我要怎么幫助他?從時間的管理和目標的明確性著手。無論如何,要孩子按希冀的那樣做到,當媽的也要修煉內功,就如黃老師說的泳池旁的VIP教室,反復學和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