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書簡介
這本書的原著書名是《Supernormal》,意思是超級正常人。《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是中文版書名。是一本心理學著作。
本書作者是美國的梅格.杰伊(Meg Jay), 臨床心理學家,弗吉尼亞大學教育學副教授,加利福利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臨床心理學和性別研究博士。
本書主旨:大部分人都能從童年逆境中走出來,而且你要看到那個逆境所帶來的禮物,那個挫折是怎么樣讓你在某些方面比其他人變得更強大。
相關書籍推薦:
《母愛的羈絆》
《童年的秘密》
《熱鍋上的家庭》
《原生家庭》
《被忽視的孩子》
02
筆記摘錄
童年逆境:父母酗酒、虐待、離婚、爭吵、犯罪、父母早逝,兄弟姐妹欺負、學校里被歧視欺負、性侵、暴力傷害、
復原力:所有遭受童年逆境的人,都有機會找到自我應對的自救方法,并且能夠成為一個超級正常人。我們雖然受過打擊和挫折,但我們依然能夠走出我們的起點故事。
起點故事:給我們帶來傷害的最早的故事,對人的影響比閃光燈記憶更深
鋼化效應:通過努力,我們變得更強壯,變得更有能力。
弗洛伊德:個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一直是文明的標志之一,這種能力讓理性超越激情,讓個人屈服于社會,讓自我比本我更強大。
自我控制能力,不是源于自我本能,而是來自于前額葉皮層。
人類大腦進化的順序,是從后往前,從下到上,大腦最原始的部分位于大腦的后部和下部,這些部位是自動發揮功能的,不需要意識的介入。
位于大腦后腦勺的杏仁核,掌握恐懼、緊張、害怕
而位于前額葉的布羅卡氏區域:掌握語言、邏輯、理智
心理學家維克多和他的妻子米爾德麗德得出結論:成功往往不來自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而是來自能夠認識到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地點。
卡爾.榮格: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的時候,它可能就是你的命運。
對于超常者來說,戰斗通常意味著解決問題,這些超常者進行的戰斗更多的是與貧窮、歧視、虐待、欺凌、不公平、遺棄等情況做斗爭。
有時候逆境看起來很大,很難克服,但如果我們真能調動我們體內supernormal的部分,它就能把你鍛煉得非常強大。
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一個supernormal,成為一個超級的正常人。
幾個數據:
每9個人中就有1個在20歲前失去父母。
60%的性侵來自熟人,35%的性侵來自于自己的家族。
75%的人都或多或少遭受過童年逆境,25%沒有遭受過童年逆境的人可能反倒不能成為supernormal,從而成為一種逆境。
秘密會給人帶來內疚感、罪惡感和孤獨感。但這是一個通病,你不是唯一肩負這個重擔的人,其他人也一樣。
所謂的普通人根本就不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正常人,所以不用羨慕別人,不用覺得別人一定比我們好。
你自己的人生,可能就是你正常的人生。
對施害都最好的報復,就是不要成為像他那樣的人,對所有加諸于我們身上的錯誤的行為,那些糟糕的東西,就讓這一切在這兒終止。
盡量善待自己以及自己邂逅的人,或許你邂逅的每個人都在打一場艱苦的生命之戰,我們現在知道了,很多人其實都如此。
03
我的收獲和感悟
由于原生家庭重男輕女、從小被寄養在外婆家,長期被父母忽視,以及被父親打罵的可怕童年經歷,我曾經有一段時間抑郁到無法正常工作和學習,在十幾歲、二十歲歲的大好時光里,一個人陷入灰暗的世界里無法看到未來和希望。
從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人生中最重要的二十年,我一直生活在痛苦中,我特別擅長懷疑自己、否定自己、批評自已,我無法真正快樂。
我不僅批評自己,還挑剔老公和孩子,總是覺得自己的人生什么都不如意??偸强吹絼e人有的而自己沒有的東西,一直認為自己是這世界上最不幸的那20%少數人。
聽了《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后,我才發現,其實每個遭受童年傷害的人,其實都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更強大,而不是被傷害打倒在原地,不停地抱怨,以至于蹉跎了大好人生。
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就是我們的大腦,大腦可以理性思考,我們可以選擇調動起人體本身的復原力,讓挫折和傷害成為生命中的禮物,幫助我們收獲更強大的自己,從而成為一個supernormal。
很多成功人士都曾遭受過童年逆境,美國最有影響力的黑人女主持人奧普拉.溫瑞弗少女時代父母離異,她開始濫交,并懷孕生子,孩子夭折,她后來換了一個生活環境,跟父親一起生活后,才開始重啟人生,努力學習,最終逆襲改命。
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說,當他得知父親車禍去世后,他知道他必須承擔起更多的責任,這也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
多年前,我認識一位網友,她是一個孤兒,被家里的親戚勉強養大,十幾歲就外出打工,因為她知道只有她自己才能救自己,所以就拼命攢錢,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本科學歷,然后申請了澳大利亞的研究生。
我認識她時她正在澳洲讀研。她說她的下一個目標是找一個澳洲本地的白人男孩結婚,然后移民。當時我覺得這女孩心機太深,目的性太強,對她沒什么好感,十幾年過去,才知道她這才是正確的路。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因為窮人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受到太多的逆境,為了生存,他們必須付出更多努力,承擔更多責任,這些逆境反倒幫助他們在成年后更能順應社會的殘酷生存斗爭,從而成為更成功的人。
想想這世上有75%的人都跟我一樣,曾經遭受不幸的童年,但觀察身邊的成年人,絕大部分人都憑借著自身的努力,擁有了更好的人生。
看到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常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一定是別人出身好,起點高,自己過得不好,是因為原生家庭不好造成的。當我們知道這只是一種錯覺時,也就是我們正視現實,走出困境的開始。
善待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人,因為我們都曾受過傷。認清事實真相,接納自己,我們終究都一定能擁有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