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聽過永澄老師的《躍遷》共讀活動之后,整理了一下第3章的共讀內容,完成作業如下
一、最大的三點收獲
1.價值的積累和能力提升正相關
解決價值積累的問題可以轉換成能力提升的問題
能力的提升的關鍵是:解決問題和輸出方法。
所以書中給出的問題樹,嘗試寫一本書的方式來代替傳統意義上的知識管理,這樣的方式可以使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以快速提升。而輸出方法,便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我們將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夠輸出成方法,晶體,文章甚至是一本書的情況,這樣的輸出也是提升能力的關鍵點。
2.非線性提升的方式
第一章:用新方法,積累、練習、見人、蓄勢
第二章:好的方法論、刻意練習、大量實戰的機會
第三章:把能力當做系統來對待
假設能力提升是一個系統,運用輸入,系統,輸出的形式整理自己的學習的方法。當你整理了知識,把知識變成自己的,第一次多投入了兩倍的時間,然后在之后每一次使用的時候都會使邊際成本遞減。
找到知識源頭、極其功利地讀書、萃取知識晶體是提高認知效率的核心方式。
學習了系統思維過后,要學會把問題解決都套入系統里去思考,運用系統思維解決問題。
3.用能力角度來重看學習。
從知識管理升級為能力管理,知識管理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力的提升,所以把目標就直接定位在能力的提升上,可以省去很多知識積累,低水平勤奮的誤區。
二、《躍遷》共讀結束后,你準備啟動一個什么樣的聯機學習活動?你準備怎么做?
聯機學習活動,便是將自己已有的知識打磨成知識模塊,拋出去,獲得反饋,形成新的知識模塊,然后不斷循環,將自己的知識模塊不斷地像滾雪球一樣擴大。
打磨知識模塊的過程便是以問題導向為驅動,以完成一個知識模塊為目標,解決一個問題。有了目標,便不會產生學習了很多卻沒有提升,不知道學什么等等目標不明確的問題。我們在打磨知識模塊的時候,盡量靠近知識的源頭,越靠近知識源頭的知識,更靠近底層規律;越靠近底層規律的事情,更能夠適用于大多數的問題。
將知識模塊拋出去,是建立聯機學習中關鍵步驟,有了拋出去的動作,才有可能獲得連接。
獲得反饋,獲得反饋的時候,是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重要過程。
我準備系統學習育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斷地輸出文章來實踐自己的躍遷方法。
育兒心理知識的學習,也能夠有效地緩解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焦慮,而且通過輸出文章,可以使我身邊更多的家長接觸到科學育兒的知識,使更多的父母遠離教育孩子的焦慮。
經過一段時間地積累學習,輸出的文章逐漸形成可以分享的課程,再通過微課分享的形式傳播給更多的人,以獲得更多更直觀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