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相信很多人聽過這句話。
其實原生家庭對我們來說只是人生開始的第一步,后面還有很多步需要你自己去走,去改變,所以原生家庭對于一部分人來說任然有很多爭議。
我的記憶里有這樣兩則真實的小故事,至今想到,還是能讓我后背發涼,覺得不可思議。
第一則,地鐵上,女孩在等地鐵的途中吃著自己買的雞排,這時旁邊有一個媽媽拉著自己孩子。
孩子說“媽媽我想吃雞排”,這時媽媽說“想吃雞排咱一會出去買好不好”。孩子不依不饒的撒潑還是繼續要吃,媽媽說“那你去問那個姐姐要吧”
女孩聽見了,她恍惚見都以為自己聽錯了,她們只是陌生人啊,這個媽媽怎么叫自己的孩子問陌生人要東西吃呢,女孩沒理。
接著聽見媽媽說“一塊雞排都不給孩子吃,這么小氣,大晚上的穿成這樣,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就在這時地鐵快來了,也就是在地鐵鳴笛的進站的瞬間,這個孩子從女孩的后面推了一把,可能女孩命不該絕,旁邊的乘客拉了女孩一把,地鐵呼嘯而過,那一刻女孩的感覺就像是,地鐵擦臉而過,自己又活了一次。
身邊的乘客問這個驚魂未定的女孩有沒有事,而那個媽媽和孩子迅速的消失在了人海中,甚至這個媽媽連一句“對不起”都沒有說。
第二則故事,發生在火鍋店里,幾個女孩在一起聚餐吃火鍋,說說笑笑,如花的年紀,討論著夢想,暢想著未來。
鄰桌有幾個人帶著自家的孩子也在吃火鍋,其實兩不相干,誰曾想,幾個毛孩子在火鍋店里跑來跑去,打打鬧鬧。
起初出于好心,其中一個女孩好心的給孩子說“小朋友,別在店里亂跑好不好,一會燙著你了怎么辦”。
小孩并沒有理會,依舊這樣,后來店里的服務員也勸解了,結果可想而知,等來的確實家長的指責,說“孩子么,那有個安寧的時候,跑就然后他跑么,你們這些吃飯小心點就行了么”
就這樣在家長的推波助瀾下,事情終于發生到了不敢想象的地步,一個小孩端著一盆滾燙的火鍋料朝著女孩的頭上澆了下去。
故事講完了,很早以前看的了,細節記不太清楚了,但是到現在回憶起來依舊不敢相信,一個小小的孩子,竟然把事做飯如此,你能去責怪孩子嗎,這難道不是做家長的沒有做好表率作用么。
發生這種事,你讓孩子以后怎么面對他的人生,小小年紀就敢做這樣恐怖的事,再大點了,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這種人以后會做一個好人吧。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只是以樣學樣,他更本不知道他做的是對是錯,如果他做錯了,你不加以制止,反倒像沒看到一樣,那日后釀成的后果是你想象不到的。
所以一個好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多么重要
父親從小教導我,遇人禮讓三分,忍讓三分,這就話我可能到老都不會忘,母親和爺爺奶奶的融洽相處,沒有出現現在這個社會普遍的婆媳關系不好現象,也讓我對我自己以后的生活充滿信心,有著舉重若輕的作用。
所以剛做父母的爸爸媽媽們請你們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