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最美的教育最簡單》第二章的前三節(jié),作者舉了很多高教育水平父母沒能教育出他們理想中和他們一樣“高水平”的孩子,一方面確實是父母的固化思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讓他們覺得只有走仕途的路才是最有出息的路。再有,就是,高知父母家庭如果培養(yǎng)出當小商販的孩子面子上過不去。在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作者的幾個觀點:
首先不要有培養(yǎng)完美孩子的想法。
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缺點,尤其在某方面有出眾天賦的人,他們往往在另外的方面會表現(xiàn)出更明顯的不足,比如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人,他們往往不善言辭或不拘小節(jié)等。“天才”和“全才”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沖突的,
其次要接納孩子的與眾不同。
第三,家庭生活中要戒斷嚴厲和專橫。
在教學過程中,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孩子,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學好英語,都能對英語感興趣,其實說實話,就算是一些學霸,他們能學好英語有些也不一定就是對英語有興趣才去學的,很多時候是一種本能,說是本能是因為,他們知道要求學,要上進,要考進好的大學英語不能得分少,可嘆,但這確是現(xiàn)今初高中學生的現(xiàn)狀。而且,一旦學生自己到了高分層,進了前幾名,他自己也不愿意再被甩下來,只有拼命學習。
其實,我們現(xiàn)在的社會也不是那樣的單一,各門功課都好的可以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專研一門,在一個領域有特長有建樹的一樣有所作為。自從,韓寒等少年作家在新概念作文大賽中暫露頭角,很多不喜歡理科的學生看似找到了同盟,看到了曙光,每每用這樣的例子來反駁老師的教導。
孩子,我知道,我也相信以后會有無數個韓寒,他們在走上社會后的作為不比其他殺過高考大軍從而進入理想學府,走傳統(tǒng)之路的大部分學生差,甚至比他們都要好,但你確定你就是第二個甚至第N個韓寒嗎?你要是沒有這把握,還是靜下心來該記單詞記單詞,該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就干什么吧。
我?guī)У挠幸粋€學生,從小學就對所有背的科目不感興趣,讓她背書簡直比登天還難,每次為了讓她跟我讀書都搞的我們兩個人都不痛快,大家都知道,小學初步接觸英語是一定要培養(yǎng)讀背能力的。剛開始,我一直以為她就是不喜歡英語,時間長了才了解到她的數學也一塌糊涂。語文還差強人意,但一有背書的作業(yè)時,她的情緒就很低落,連老師跟她講別的科目的題都不愿聽,我也嘗試過哄,勸,都沒辦法。她的媽媽跟我談心時說,她們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不能說服這個女兒。但在其他方面,女兒并不差。例如,和同學相處不錯。現(xiàn)在,我發(fā)覺隨著年齡增大,這孩子確實比以前性格好一點,不再一味抗拒老師和她講道理,上周不懂的問題還主動來問。
所以,根據這件事,我知道了看一個人短期內是說明不了什么問題的,她在這個年齡段這樣,在另一階段又會變化,你怎么知道孩子不會突然開竅?我現(xiàn)在也試著去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這個社會不是以成績論天下的社會,雖說,老師的責任就是教好學生,那萬一真要在學習上沒那個天賦或者努力很久,什么方法都試過了也沒有成效,那就試試有別的路吧,這樣的學生也不是就沒有出路。相反,這種學生往往在走上社會之后能如魚得水。
我就見過不少這樣的學生,不能說老師沒用心教,她不努力學,但單詞發(fā)音,語法,一切一切就是那么混亂,和他們的家長聊過,他們也說,很多老師都教不好,但是作為家長,他們也從不苛求孩子一定要學習上很拔尖,不求他能夠光耀門楣,只愿孩子能平平安安,有一項技能傍身。
我想,這大概是現(xiàn)今每個父母的愿望吧。孩子成績好是再好不過了,但萬一他奮斗過,還是不行,我們也不必指責他們,畢竟,不只是讀書一條路。但作為以后遲早要獨自上路的孩子們,你們都有一技之長嗎?
其實,就父母來說,也不一定就非要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門門拔尖,全能型的人畢竟是少數。父母也不再都對孩子要求苛刻。你努力,父母永遠是你后勤的保障;你奮斗,父母始終默默加油;你平庸,父母時刻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