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緣于年齡,或者經歷還是經歷過后去靜思。
我漸漸發現自己沉淀下來的東西,根本就不多。
各種知識付費,陸陸續續地聽,斷斷續續地看,在聽時看時有觸動,有慰藉,有激勵,甚至有靈光一現的亮光.........從中汲取到的感覺能融入到血液嗎?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愈發感覺自己能運用到的并不多。
能真正為我所用,能沉淀積累下來的會是什么?
從2016年五月跑步至今,我認為這是自己能沉淀下來的東西,感謝自己,雖然中間有斷斷續續,但至今沒有拋棄它,慶幸它還在。
2016年五月份,從十點讀書那里,看到瘦身健身人士他們得到的好處,心直癢癢,躍躍欲試,早就不滿意自己118斤的臃腫,遂做出了跑步加減食的決定,所幸,這個念頭一直都在,我有的一個東西就是目前體重在101斤左右,還有,跑步的習慣還在。這真是需要去呵護的習慣,有時懶了,有時忙了,有時不舒服了........如若找借口,真是有一百個不跑的理由,放棄只在一念之間,放棄后呢?是在掏食那點自己極力守護的自尊自信,是無盡的自我不認可的唏噓,沒有理由去安慰找借口的自己,所以,跑步于我而言,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對自我的守護,對自尊的敬畏。
之前有好一段時間,一直煩悶早晨用來干嘛效率最高。五點半起床,洗漱、燒水,刷杯泡茶,再備早餐,最起碼要六點以后才能出門,跑步加拉伸大概一個小時,干了這個就干不成那個,算下來早晨也就那么一個小時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我曾煩惱于早晨到底是跑步還是寫字記錄或者是看書學習還是讀英語又或者是學區塊鏈的知識..........,天,寫到這里,自己都禁不住樂出聲。真是庸人自擾之,貪多一個都嚼不爛,目標多,亂,不清晰,一個小時的時間光瞎想了,即便在瞎想的時候跑了步,完成了當天的運動目標,心里還是不開心,總感覺少做了太多,這種不滿足感于成長毫無益處。自己對自己少了正向的反饋,一個都做不好,這種自我不肯定的感覺催生了消極的心態,竟漸漸的全都懈怠了。在懈怠的日子里,感覺六點起床都睜不開眼,六點半了覺得也能睡會,即便七點多了,還想再貪幾分鐘,只要不晚了兒子上幼兒園就好........這真是貪婪與懶惰真實的寫照,腦子清醒的時候,豁然明朗,早晨的時光里,我只要能做成一件事就是很值得開心的。
跑步不能丟,這是現在正確,長期更正確更有價值的事,還有,時間上面,晚上不方便也就早晨最適合了,其他的事排在白天的其他時間都是可以的。
我發現,雖然喜歡跑,并清楚地知道跑步的好處,也基本上每天都跑一些,但它還算不上我的剛需,算不上喜歡它到停不下來。如果我自己悶聲跑,會偷懶,畢竟緩緩慢慢地跑比盡量快點跑舒服,而快走又比慢跑舒服,還有跑個三四公里比跑個五六公里又省勁一些。呵,人哪,真是能懶點就懶點。
怎么治懶癌?那就朋友圈里監督下自己吧,雖然我不愛翻朋友圈。但我發現,當我決定要曬朋友圈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跑步記錄更好看,即便在跑的過程中累的直喘粗氣,也不好意思偷懶走路更不好意思減少公里數,哈哈,虛榮心,在這里還真是幫了大忙。
現在運動完,心里會涌來滿滿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我不再貪求那么多。
回顧至今,我沉淀下來的東西 ----
從一位小學老師那得到:若是第二天想六點起床,晚上睡覺前在心里不停默念“明天六點醒,六點醒.....”,此法用了二十幾年,屢試不爽,第二天常常是在六點前自動醒來。
從樊登讀書那得到:早起養生六步驟,已經持續,基本沒有中斷,目前還沒感覺到明顯的效果,或者頸椎舒服一點,持續十年,一定有驚喜。
從十點讀書那得到:跑步兩年多,減掉15斤;
好像,其他的就沒有了?目前,或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