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注貓叔已經(jīng)一年多,每天早上上班路上都是聽剽悍晨讀,從來也沒留言或互動,總是以靜靜的態(tài)度關(guān)注著,雖然我并不是很文靜的人,但自我感覺不是個很好的交流者。
經(jīng)常看到別人能和陌生人侃侃而談,談笑風聲,怎么別人有那么多話聊,而且進一步發(fā)展為朋友,我是很羨慕這種人的能力。
初次看到楊絳先生的“書讀得太少,想的太多”這句話時,心被刺激了一下,這是在說我嗎?是的,的確是在描述我的現(xiàn)狀,嚴重懶癌和拖延癥患者,是時候改變自己了。等等,你覺得現(xiàn)在正孕二胎,是時候嗎?管它呢!我現(xiàn)在就想改變,就想行動,就當是胎教。
正當我滿懷激情想尋找改變的道路,貓叔的第五期行動營開始招人了,我不能錯過,馬上報名。其實在貓叔第二期行動營開始時,我是有報名的,可是懶癌癥的我覺得報名程序好繁瑣,報到一半就不了了之。可想之前我是有多安逸,一直生活在舒適區(qū)。
行動營正式打卡22天內(nèi),剛打卡兩天就覺得很痛苦,面對打卡材料寫不出文章,心想文章要如何完美與新穎,卻忽略首先應(yīng)先完成再完美。時間的緊迫與素材的缺乏,讓我倍感壓力,根據(jù)我的工作時間,計劃合理的事項安排,強迫利用午休時間來寫作,晚上聽課看書,由于特殊時期晚上需要保證足夠的睡眠。
在行動營期間得過兩次最佳提名,這讓我產(chǎn)生很大信心和動力,這和群里小伙伴的鼓勵分不開,在群里我算個愛潛水的人,因為感覺自己時間不夠,所以就比較少參與,但這卻會影響我與牛人的鏈接,但我已經(jīng)在進步了,我會加油的。
回看自己的文章,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復(fù)盤,焦急完成任務(wù),沒再認真修改,我決定行動營結(jié)束就把22天的文章重新修改,然后開通公眾號和簡書發(fā)上去。
加入行動營22天里,每天時間都不夠用,當初在寫給22天后自己的信,里面的計劃完成一半,我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堅定奮斗目標,修改更適合我的計劃,讓計劃行之有效。
利他才能利己,一直是行動營的指南,通過幫助他人來提高自己,并鏈接多位牛人。這也是我比較欠缺的,想想過去十幾年很少深入接觸網(wǎng)絡(luò),知識有限,網(wǎng)絡(luò)工具都從營里小伙伴學來,等練習熟悉了我也要去幫助他人。
在營里學習了九場個人分享+五場讀書分享+貓叔的年度壓軸大戲,讓我知道為了輸出必須輸入,書是我們永恒的朋友,沒有它會感到空虛。而學到的知識如果沒加以利用,用心傳播,用演講方式影響他人,成長空間也不大。因此,我已將練習演講、普通話納入2018年的計劃中,爭取產(chǎn)后上班可以參加演講比賽。
在行動營中其實心里還存在一個小矛盾,就是沒時間專研專業(yè)知識和提高專業(yè)技能,以后的目標也是以專業(yè)知識來幫助更多的人,但又想想我需要學更多其它的技能來輔助我的專業(yè)知識,讓我的專業(yè)知識通過更多渠道來便播,那么公眾號、簡書等是很好的平臺,而演講又能提升自己的個人魅力與誠信度。
在2017年最后一個月,回首這一年,收獲一般,但在行動營卻收獲很多,讓我知道只要明確目標,把目標寫在紙上,開始行動,邁出第一步,每天給自己加油鼓勁,夢想會越來越近,如果只會想不行動,什么都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