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一
學習樹的第十一顆果子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人說,問題就是生活的本質,活著就是一個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竹簡以為,這句話基本上是對的,而且基本上是適合所有人的。大人物要面對和解決的是大問題,小人物要面對和解決的是小問題,無論大問題和小問題都是問題。
王石在為寶能系的入侵發愁,王石為了籌集幾十億上百億的錢而四處奔走、寢食難安。
小業主為了隔壁廠家的競爭發愁,小業主為了幾十萬上百萬的錢四處借貸、寢食難安。
老百姓為了過日子發愁,老百姓為了幾千幾萬的買房錢而求爺爺告奶奶,走東家串西家。
大人物的大問題和小人物的小問題,落到具體人的身上壓力是一樣的。大人物為了幾十億血壓升高,小人物為了幾萬照樣血壓升高。
面對問題,抱怨、后悔、逃避都不是辦法,都沒有用處。重要的是怎么去解決問題,就算一是解決不了,也得想辦法去緩解。如果正面解決不了,就得動腦筋去迂回。
學習不是娛樂,學習要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掛起鉤來才好。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二
學習樹的第十二顆果子是保持清醒的能力。
保持清醒的含義很豐富。對自己有正確的估價是清醒,對他人有深入的認識是清醒,對狀況有準確的判斷是清醒,對問題有深刻的分析是清醒。
清醒和冷靜有相似之處,但還不能混為一談。頭腦不發熱、言行不盲動可以稱得上冷靜,但還談不上是清醒。比如,在股票瘋漲到高點時,在周圍的人都傾其所有去炒股的時候,我們沒有被裹挾,沒有賣了房子或借了高利貸去炒股,這樣一種狀況就是冷靜。如果在隨之而來的大跌時,我們看準了一只股票果斷吃進,就有點清醒的味道了。
由此看來,保持清醒是個比保持冷靜難度更高的動作,冷靜可以讓我們不做錯事,清醒不僅可以讓我們不做錯事,而且可以讓我們做對事。這樣一種能力,只能是從學習而來的。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三
學習樹的第十三顆果子是自我激勵的能力。
人都是離不開動力的,沒有動力就沒有充滿精氣神的努力。
人的動力可以來自外界、來自他人,但更多的要來自內心、來自自我,來自自我激勵。
在我們最茫然、最無助、最消沉的時候,自我激勵是走出灰暗的關鍵一招。沒有自我激勵作為基礎和內應,外在的一切激勵都將是蒼白無力的。
自我激勵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能力。有的勵志培訓機構倡導的那種高喊“我能行”的做法,肯定有些作用,但估計作用也有限。
自我激勵要對癥下藥,針對自己的病癥來激勵,說到要害、點到關節。
自我激勵要找對例證,在那些可學、能學的例證中找到方向、積蓄力量。
自我激勵要把握時機,在低沉時用溫火、在復蘇時起猛火、在關鍵時燃烈火。
要學會以上所說的自我激勵,僅靠一腔熱情是不夠的,沒有學習的功底是不行的。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四
學習樹的第十四顆果子是自我修復的能力。
挫折無處不在,挫折在所難免。最大的挫折不在失去了什么,在哪里跌了跟頭,或是被誰打敗了。最大的挫折是心靈受到傷害了,自我認知出現動搖了,自我規范開始模糊了。
心靈挫折需要修復,就像身體的創傷需要治療一樣。心靈挫折的修復可以借助一些外力,但主要得靠自我修復。
自我修復能力是一種比較復雜、比較難得的能力。許多人的一生都沒有培養起這種能力,心靈在一次次的挫折中不斷折舊、不能復原,到了一定時候就是自己也認不得自己的,就是靈魂迷失了。
自我修復的能力主要來自于學習,來自于眼界的長度、思維的深度、心胸的寬度、品性的厚度、境界的高度、情感的溫度,等等。
其實學習樹結出的每一顆果子,都是綜合的成果,是所有學習收獲滋養出來的。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五
學習樹的第十五顆果子是識人辨人的能力。
生活的主要內容就是和人打交道,即使是處理一些事情要面對的仍然是人,是人構成的各種事情。所以,識人辨人就是一個時刻都離不開、時刻都用得上的能力。
人的品性需要識別和辨認,是善良的人還是惡毒的人,是大方的人還是吝嗇的人,是平和的人還是偏激的人,等等。
人的能力需要識別和辨認,是有真才實學還是中看不中用的假把式,是擅長對內的管理還是擅長對外的營銷,是應該放手去使用還是應該限制去使用,等等。
人的動機需要識別和辨認,是誠心誠意提供幫助還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實實心實意來和我們談合作還是把我們當成了與別人討價還價的砝碼,等等。
識人辨人是一門大學問,是經常困擾我們的大難題。要提高識人辨人的能力,學習是最基本的途徑。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六
學習樹的第十六顆果子是控制情緒的能力。
有人說,沖動是魔鬼。竹簡覺得沖動不一定都是魔鬼,但肯定經常是魔鬼。因為在沖動狀況下我們的理智不見了,智商降低了,眼力模糊了,言行變味了。
沖動之下,我們會極大地偏離自己多年為人處世的軌道,會做出一些事后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荒唐舉動。
一般情況下,知識水平和修養高度與沖動是成反比的。越是不學習、不思考的人,越容易沖動。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沒有形成自己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規范,本來就是腳踩西瓜皮、稀里糊涂的,本來就是在本能的驅使下面對著各種事情。這也從反面印證了學習對控制情緒能力的重要性。
控制情緒是很不爽的,會有一種壓抑感和挫敗感,會覺得自己對自己沒法交代。所以,控制情緒最重要的就是說服自己,在心里說服自己。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七
學習樹的第十七顆果子是戰勝恐懼的能力。
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一句名言,叫做“最可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仿佛記得有句詩叫做“千古艱難惟一死”,還記得有句俗話叫做“除死無大事”。
品味一下這些名言、詩句和俗語,體會一下走過的心路歷程,我們會發現確實有一個無名的恐懼盤踞在心靈深處。有許多時候,為了避免一個情況的出現、一個結果的發生、一個狀況的來臨,我們使出全身力氣、費盡千辛萬苦,其實就是受到那個無名恐懼的驅使。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那個情況、那個結果、那個狀況也許沒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想象中的一些東西。
我們都喜歡把淡定掛在嘴上,我們卻沒有讀懂淡定的真實含義。淡定是什么?淡定就是接受必然要來的情況、結果、狀況,盡量讓那個無名的恐懼離開我們的心靈,至少不要左右我們的心靈。
淡定不是空喊出來的,而是學習的成果,是人生智慧的積累和融化。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八
學習樹的第十八顆果子是承受痛苦的能力。
痛苦是我們所不愿的,痛苦又是我們無法逃避的。有多少財富、有多高地位、有多大名頭,都擋不住痛苦的不請自來。
佛說的“生老病死”,是人生普遍存在的四大痛苦。除了這四大痛苦,還有更多的不是普遍存在的痛苦,更多的因人而異、因時而異的痛苦。
我們努力奮斗,我們不斷強大,我們修行自我,都是為了讓快樂多些、讓痛苦少些??墒牵傆幸恍┩纯嗍窃趺匆捕悴贿^去的,只能靠我們默默地承受。
承受痛苦的有時是我們的身體,但更多的是我們的心靈。承受痛苦的能力,主要是心靈的能力。
我們是肉體凡胎,永遠做不到對痛苦麻木不仁。我們想擁有的能力就是不被痛苦壓倒、壓垮,就是在痛苦中還能有一口氣,還能堅持著等著痛苦慢慢地過去。
學習讓我們的心靈經受洗禮,學習對于承受痛苦的能力是有幫助的。
竹簡的學習樹之九十九
學習樹的第十九顆果子是忍受寂寞的能力。
有人會說:痛苦都能承受,寂寞還在話下嗎?
竹簡不得不說:這個還真不好比。痛苦固然很難承受,寂寞卻是更難忍受。
因為,痛苦不過是一陣子,是疾風暴雨式的。而寂寞是一輩子,是如影隨形似的。這話可能有點夸張,但基本上是生活的真相,差也不會差太多的。
大約在走過青年時代之后,寂寞就是生活的一種常態了。有時我們奔波、忙碌、努力、奮斗,好像都不能讓寂寞徹底離去。有許多次我們試了這樣那樣的辦法,寂寞都不甘徹底屈服。我們思前想后終于明白了,寂寞由心生,寂寞也只能靠心除。
一顆能夠忍受寂寞的心,當然離不開學習的熏陶,當然是學習樹的重要果實。學習讓我們能夠自己和自己對話,能夠自己和自己相處,能夠自己印證自己、鼓勵自己、修復自己。
竹簡的學習樹之一百
學習樹的第二十顆果子是不斷覺悟的能力。
這第二十顆果子也是最大、最甜的一顆果子。結出這顆果子,學習樹才算是功德圓滿,才能夠枝繁葉茂、果實累累。
覺悟是什么?覺悟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能力,一種感知到從前未知的能力。覺悟更是一種境界,一種看到了人生彼岸的曙光、看清了通向彼岸道路的境界。
覺悟的能力很難得,有了這種能力我們就會不斷有所感觸和感知,就會擺脫和掙脫束縛心靈的那些繩索。
覺悟的境界很珍貴,有了這種境界我們就能站得稍微高一些,就能俯視許多讓我們難以逃避的苦痛和迷茫。
我們花了一百天種下這棵學習樹,我們知道一百天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用今后無數個一百天來澆灌這棵樹、修剪這棵樹、培育這棵樹。
一百天的汗水,竹簡很滿意,很滿意在困頓中的自己能夠堅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