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說,人生就要不停的點開超鏈接,每一個鏈接背后都有著無限的可能,改變我們的往往是眾多偶然事件。而我一直喜歡把什么事情都計劃的很好,我喜歡看到事情按照計劃好的完美運行的樣子,我是典型的藍色性格,崇拜牛頓和愛因斯坦,只是我當然有很多事情可以想明白,有很多事情也想不明白。
九十天前就是一個很偶然的事件。記得那是一個星期天,前一天我剛剛參加了讀書會,然后老余分享了他建立于一年前的寫作群(我總覺得這背后或許也有故事,有機會的挖挖看,*∩_∩*),我很偶然的在假裝認真思考以后,又洗了個澡,然后決定加入,就這樣,從來不寫什么的我開始了每日一寫。轉眼到現在九十天過去了,我沒有一天偷過懶,這也就意味著我已經連續寫作了九十篇,好佩服我自己。后來也是很偶然的來到簡書,很偶然的決定每天寫一千字,很偶然的參加了這個萬人過雞年的日更活動。今天是活動的第十五天,大家都在寫活動總結,我卻不知道該寫點啥。這活動結束了,春節假期也結束了,列車在飛速的奔馳著,我知道它的方向,也清楚正在駛向何方,這感覺還挺不錯的。
有些時候我很敏感,傷春悲秋,太多的時候,我反應遲鈍,后知后覺。開始寫東西之后,我盡量讓自己謙卑再謙卑,努力的去避免對人指手畫腳,很多次,我都刻意的把我們改成我,把你們改成我自己,我簡書里的文字幾乎不發朋友圈,也有意的去避開周圍的人和事,我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我希望一切都平平靜靜,波瀾不驚。
李笑來說,能夠感知到細微的變化是一種能力,很重要的能力。比如說感受到自己細微的進步,進而高興,比如說感受到自己細微的墮落,繼續鞭策。能夠從細小的事物當中判斷趨勢,的確是很重要的本領。
今早我問無限媽媽我最近寫的怎么樣,她的回答是:沒有進步。我覺得她的評價倒是進步了,因為終于從三個字變成了四個字,以前她都會說:挺好的。只是,沒有進步也的確是事實,這些日子整天閑在家里,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到處也是一團和氣,好不容易養成的規律習慣正在一點點的瓦解,跟著被瓦解掉的還有自己的思考能力。我最近也總覺得有一個瓶頸卡在那里需要去突破,總覺得自己已經原地打轉了好久,寫作是這樣,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不學習就很難進步,經歷的少又很難成長,想要突破瓶頸就要給自己創造個機會,然后拼一把。
我覺得寫到現在,我有點上癮的感覺了。每天不寫點啥就會渾身難受,打開簡書想半天不知道寫啥依然會痛苦萬分,真正把想寫的寫完了,會享受著那片刻的歡愉,只是發布以后,回過頭再去看又覺得平淡乏味,緊接著便開始期望明天能有更加興奮的體驗,然后又是一天同樣的重復,在這樣不停的周而復始日復一日的循環當中,很明顯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閥值在被拉高,目前的這種文字已經很難滿足自己的預期了,這感覺就好比抽煙抽上癮了就想去抽大麻。
只是這下一個階段的提升,一方面需要對文字的熟悉,更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進步速度。寫的不好,可能跟文字也沒多大關系,寫出來的自己不滿意了,是對自己要求得更高,自己不成長,就只能原地踏步,這歸根結底還是要看我做了什么,做到了什么。所以日更我仍然會再堅持很久,直到跟自己跟文字成為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