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讀了《陰影,屬于你的禮物》一書,作者將我們小時候建立起的一些錯誤的信念稱為陰影。在我們成年以后一次又一次以錯誤的信念做錯誤的事,然后又對自己說我們的信念是對的。
? ?作者有一個哥哥,作者從小認為自己樣樣不如哥哥,認為父母喜歡哥哥勝過喜歡自己。于是,作者形成了一個信念我不好、我不優(yōu)秀、沒人喜歡我。作者沉浸在這個信念中,并從身邊的事情里不停尋找事實來鞏固這個信念。她青年時期,作者開始認為自己身材不好。一次舞會上,有人調(diào)侃她的腿很細,這讓作者自尊心大受打擊,自此不再跳舞。于是我不好這個信念一直圍繞著作者。即使后來,作者在事業(yè)上取得一些成就也無法讓內(nèi)心里我不好這個信念消失。后來一段時間這個我不好的聲音太強了,作者開始酗酒、吸毒,妄圖用這些方法麻醉自己不去聽那個一直在播放的聲音,你不好、你不優(yōu)秀、沒有人愛你。
? ?直到作者去參加了一些心理團體的療愈會。一群人聚在一起每個人都講訴自己悲慘的故事,仿佛天地間自己是最慘的人。作者突然頓悟,她發(fā)現(xiàn)自己不就是這樣一遍一遍在生活中重復自己悲慘的故事,而這個悲慘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其實不是,作者認為父母愛自己的哥哥,并且哥哥樣樣比自己強。事實上,多年后作者的哥哥對她說,他一直認為自己的妹妹十分聰明、樂觀的小女孩。而且母親也非常愛妹妹,經(jīng)常帶著妹妹參加各種培訓班,所以他認為自己的妹妹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孩。我們自己看到的事實和他人眼中的事實竟然差別如此之大,所以作者多年來重復的故事并不是事實。可這個非事實的故事竟困擾她大半生。
? ?之后,作者勵志于幫助他人找出自己的故事,認識故事的錯誤,并從故事中吸取經(jīng)驗,使自己在人生中更進一步。所以,我們自己是不是都活在自己的故事中呢?又在故事中扮演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