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最后一天,我接到沙老電話,問我近況如何?我說尚可。他說他有一個想法跟我探討一下。
于是有了《靜修生活》這本雜志的創刊。
兩年前在峰會現場沙老和他們團隊的表演還清晰歷歷在目。
那是在常人看來像個“瘋老頭”一樣的人物存在。歡樂,奔放,自由自在,赤腳舞蹈搖擺。
我的心被觸動,上網搜尋和沙老有關的一切信息。果不其然,他是奇跡一般的存在。
從跨過公司轉身后從事了瑜伽,因著一句“瑜伽應該在山里”從而創辦了北京山地靜修中心和云南麗江雪山靜修中心。之后又創辦了中國瑜伽在線平臺,國內最專業的瑜伽平臺,第七覺攝影機構,瑜伽畫報雜志……他有一顆流浪的心牽系著瑜伽這根繩,一走就是十幾年。
我開始深深被他的人生履歷所感染,敬佩他的純粹和干凈。那股把生活扭成一股繩的韌勁。
2016年5月,中印瑜伽大會在昆明召開。原本只是計劃去找昆明一個攝影師朋友拍照的我,當時并未打算參加完全程大會的我,恰巧碰到沙老,沙老問我有沒有買票,我說還沒,他遞給我一個工作牌,說,給你一個工作牌,幫我做一些工作如何?你會攝影,拍攝記錄大會就可以。
我迄今還記得當時激動不已的神情,我沒想過沙老會如此信任于我,我當時沒有告訴他我并未想參加大會的心,沖著那份信任,一口應允了下來。
之后五天大會,全程跟蹤記錄,因此也有幸認識國際五大流派頂尖導師團。特別是史達仁老師,克里希那瑪查亞流派學院主理人,他是一個有趣,謙卑又可愛的老頭。很有智慧,看你的眼神會充滿寵溺和憐愛。
但凡大師們,都謙卑寬容,仁慈大愛,感受到他們身上人類所極賦有的其高貴的品質。
五天收獲的是一堆照片,沙老的信任,還有幾位上師的喜愛,這一趟旅程尤為珍貴。
值得一提的是,在OP提瓦瑞老師呼吸法課上也有一次奇妙的體驗,是在冥想時看到眼前清晰的畫面感流出。很多朝拜的人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朝著我的左邊方向朝拜,左邊是金光閃閃一片。
旅程回來之后,就開始了協助中國瑜伽畫報和靜修生活的編撰工作。
我在想,如果沒有沙老的那份期許,我可能從沒想過要用大半年的時間去拍攝采訪,也沒有接下來認識城市山民的人們,結識和了解到另外一個奇妙世界的旅程。
2017.1.14
麋鹿巨古
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