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常工作生活中,無論老少貴賤,人人都想追求幸福。享受幸福的想常保幸福,自己感覺不幸福的人艷羨別人的幸福,想追求幸福。
? ? ? ? 有的人出身境遇好,福祿常伴;作為蕓蕓大眾、隨波逐流的普通人,境遇一般,但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小確幸”?!靶〈_幸”源自村上春樹的隨筆集《蘭格漢斯島的午后》,其中一篇叫“小確幸”,就是說生活中“微小但確切的幸?!?。哪些是“小確幸”呢?很多事物都可以,只是你有用心去體會就成。比如說,你享受一頓美食,補了一個美容覺,和孩子眉飛色舞分享一段逸聞趣事,自己讀書與古人神交會心一笑,等等。用心理學上“FLOW”解釋:當我們進入一個專心致志,活在當下,渾然忘我的狀態才會感受最真切和細微的幸福。“小確幸”是生活中小小的幸運與快樂,是流淌在生活的每個瞬間且稍縱即逝的美好,是內心的寬容與滿足,是對人生的感恩和珍惜。 ?
? ? ? ? 很顯然,追求幸福成為一種流行時尚。但是,幸福的感覺無論任何時候都是對你最合適的嗎?也就是說,幸福總是對你是好的嗎?幸福感越多越好嗎?一般人的直覺:那還用說嘛,誰不希望幸福?永遠幸福該有多好。根據愛瑞絲.毛斯和瑪雅.塔米爾(Iris Mauss and Maya Tamir)的科學研究,她們發現過度關注幸福有時候對人有不利的一面。
? ? ? ? 第一,沉湎于太多的幸福感中讓你缺乏創造力,同時導致不安全。
? ? ? ? 一般人認為,人們處于幸福的狀態有利于人們開啟心智、促進創造性的思考,能夠幫助人們處理疑難問題。這是在經歷中等程度水平的幸福感的時候。
? ? ? ? ?根據Mark Alan Davis 2008年關于情緒和創造力的相關研究,當人們經歷巨大而強烈的幸福感的時候,他們的創造力受到了阻礙。生活中也有這樣的例子,當人們被幸福感淹沒的時候,內心的創造力好像沒了。一個熱戀中的姑娘、小伙子,在戀人面前好像腦袋轉不過彎來,有時變成了白癡。生活經驗中“得意忘形”,就是說處于一帆風順的時候,心理感覺良好的時候,是比較容易跌跤的。就是由于太多的幸福感,太多的正面情緒,太少的負面情緒,讓人們對于面前的挑戰和困難缺少了應變能力。
? ? ? ? ? ?有時,過多的幸福感還能對人們導致心理傷害。當人們經歷過多幸福感的時候,人們會自我感覺良好,夸大自己的能力,更趨向于去探索新事物而更愿意去冒風險。這時人們的心態往往會忽視周圍一些顯而易見的警示信號,變得剛愎自用,即使有現象表明不太可能取得成功也愿意采取更冒險的方式。包括幸??駳g派對上的飲酒過度,幸福感之后放縱自己大吃大喝等。
? ? ? ? ? ?在1993年的一項研究中,心理學家Howard Friedman 和他的同事發現,被老師和家長一直愛寵的學生在成年階段,會有更大的道德風險;因為他們太順了,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事情時,行為上會愿意更多地冒大的風險。因為他們太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容易自命不凡;以前較少遭受到挫敗,沒有機會去學會和體驗風險和收益的平衡,做出次優選擇。要不是一下子跌個大跤,要不就是冒險成功。
? ? ? ? ? ? 這些研究和現象指向一個結論:適度的幸福感可能是最好的,幸福感對于人們來說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 ? ? ? ? ? 第二,表現幸福感并不是什么境況下都適用。
? ? ? ? ? ? 適度的幸福感適用于一定的時間和地點場合。
? ? ? ? ? ?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樂、愛、惡、欲,每種情緒都有它的功能和適用環境。比如憤怒,能夠讓我們動員身體的能量去克服障礙;懼怕,能夠給我們示警威脅臨近,讓我們身體機能啟動戰或逃機制(fight or flight mechanism);悲傷,讓我們體會損失;等等。這些情緒能夠讓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適應特殊環境的需要。
? ? ? ? ? ? ?適度的幸福感,有利于讓我們追求和達到重要目標,激勵我們與他人合作。一旦我們的目標達到之后,會體驗到幸福感覺,反而會讓我們減少競爭能力。Maya Tamir 的研究發現,處在幸福感覺中的人,在玩競爭取勝類計算機游戲中的表現,要明顯差于處于憤怒情緒狀態下的比賽者的表現。這可能是因為幸福的感覺,因此對現狀感到滿足,因此就缺乏了競爭改變現狀的動力。缺乏進取心,沒有一點適度的野心,會讓你停止努力前進的步伐。對于現狀不滿的沮喪,壓力,有時可能變成激勵你奮發向上的動力。
? ? ? ? ? ? ?有的時候,下屬或者同僚在工作中搞砸了,你該發火的時候,你卻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憤怒,他們就會得寸進尺。
? ? ? ? ? ? ?第三,并不是所有的類型的幸福方式都對你是好的。
? ? ? ? ? ? 幸福有很多類型:有些幸福感讓我們充滿能量,有些讓我們消減斗志;一些幸福感讓我們與人親近,有些則讓我們變得大方。
? ? ? ? ? ? 但是自豪或者驕傲,一種由于成就或者在社會階層中的上升而導致的幸福感覺,就不一定是好事。自豪或者驕傲,有時是好事,比如在奧運會贏得獎牌或者工作中得到升級。但是對自己過分的自豪或者驕傲,往往會讓我們更多滴關注我們自己的能力或者付出的努力,這個時候很難與我們周圍的人產生共鳴(empathize, 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過分地自豪或者驕傲,過分看重自己,就會影響與團隊成員的有效溝通交流,從而難以融入團隊。
? ? ? ? ? ? ?太過于自我,以自我為中心,不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就會忽略別人的感受。歷史上有太多的例子:自戀的領導人剛愎自用,武大郎開店,最后眾叛親離,成為孤家寡人,走向失敗。
? ? ? ? ? ?第四,追求幸福的過程可能讓你不幸福。
? ? ? ? ? ? 絕大多數人都想要得到幸福,人生的旅程也是處在追求幸福的過程當中。
? ? ? ? ? ?但是往往在現實中經常見的例子是,越是對于幸福刻意孜孜以求者,越是難以得到幸福。這在現實中,往往是由于人們越是刻意追求幸福,往往越是有可能給幸福設置一個更高的標準,當這個刻意設置的標準不能達到的時候,他們就會失望。這是求福但得不到福氣的眷顧。
? ? ? ? ? ? 為什么 完美主義者不幸福?不僅是因為他們給自己設定過高的目標,而且他們把達到目標作為幸福與否的唯一標準。而沒有達到目標,即使過程再精彩,他們也認為不完美。而一旦達到目標之后,他們又會發現還有更高的目標在前面,永無止境。完美主義者,也就永無滿足。
? ? ? ? ? ? ?實際上,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完美,完美絕對是一個相對的人為設置的標準。人生是曲折跌宕的,在追求自己成就的同時,達到目標的路徑有多條。完美主義者往往太聚焦于目標的成敗得失,而忽略了追求目標過程中的美麗。他們也不愿意接受次優選擇,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不是成功就是失敗,不會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接受次優的可能結果。
? ? ? ? ? ? ?這種對待自己太過苛刻的人生態度,去追求人生幸福,是不可能讓人生時不時來點幸福的驚喜的。“小確幸”更是讓他們無動于衷,他們的目光緊緊盯著幸福的結果。這種人生態度,是不太會感受到和享受人生幸福的。
? ? ? ? ? ? ? 因此,幸福并不是意味著你所有的個人需要都得到滿足,你也不總是對生活處于滿足的狀態和總是感覺到快樂,你也不是從來沒有體會到負面情緒,也從來沒有一個統一的關于幸福的描述(one size fits all)。世界上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種對于幸福的詮釋。
? ? ? ? ? ? ?在中國漢字“福”的拆字解釋中,也存在著幸福并不是越多越好的意思。福可以拆為一個“示”字偏旁,代表祭壇,向天祈禱的意思;另外一邊可以拆為“一口田”,是存有古代傳統文化智慧中有一口田就是福氣的意思。古人認為,人能夠向天祈禱,能夠家庭保有一口田,家庭能夠有口糧,就是有福氣。中國傳統文化智慧中,幸福是要適度的。有福氣的人,是要學會惜福的。
? ? ? ? ? ? ?那么,怎么去發現健康適度的幸福呢?
? ? ? ? ? ? ?還是從四個方面:首先,要認識到適度幸福即可,順其自然,知足常樂;其次,秀幸福有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必須留意不同的境遇;再其次,重要的是要達到一種情緒的平衡,七情六欲都是自然,隨遇而安才能讓我們體驗到更為現實的幸福,風雨過后的彩虹更美麗;最后,要懂得惜福,過分以追求幸福為最終目的可能會自挫銳氣,我們要學會接納一個不完美的、真我的真性情。
? ? ? ? ? ? ?健康適度的幸福,也許就在“只管耕耘、莫問收獲”的努力工作中,也許就在“悲天命憫人心”的生活軌跡中。在不經意間,如影隨形,一不小心,給你一個驚喜!
? ? ? ? ? ? ?真正的幸福,刻意求之而不得,大概就在你善待別人,善待自己的人生旅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