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們是馬靜小姐姐喲,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最近發生讓我很有感觸的事情。
事情從前段時間做的職業生活規劃咨詢一活動說起:
此活動一出,每天加我的人多了起來,大家的問題集中起來有以下幾個:
一,我是應屆生,該怎么找工作?
二,我不喜歡我的專業,怎么才能轉行?
三,我在不喜歡的行業做了很久,該堅持還是該放棄?
對此,我們都一一做了解答.
而在這些疑問當中,有一個小盆友的咨詢,讓我感觸頗深。
故事里的小黃瓜(化名),是個帥氣的藍孩子,現在就來說說出他的故事:
畢業后的他,進入到一家培訓機構,說是培訓機構,其實在鄙人看來是一個類似于傳銷的洗腦機構——這個機構的培訓課程只有一節,每次重復宣講。這不是重點,每個人掙錢的方法不同,所以不做評價。
重點是文中的小哥哥,他在這個機構中做銷售工作,就是將此類課程“推銷”給各類企業家,“推銷”方法也千篇一律:
一,微信上早”請示”、晚”匯報”。
二,孜孜不倦的電話銷售。
二,相約客戶,然后走訪。
三年了,小哥哥的工作內容幾乎沒有變化,管理能力也沒有正規化,體系化,小哥哥甚至不知道正規企業是怎樣運作的。
比較矛盾的是,小哥哥的課程恰恰就是針對企業運作的“高大上”的管理知識,我不確定,在沒有實戰的基礎上,小哥哥自己能否消化他要傳授給別人的知識?
這種針對企業家幾乎有點洗腦性質的培訓,對于一個職場白領而言,是不是有點“假大空”?對此我們不作評論。
到這里,問題也來了,小哥哥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話分兩說,我們先看看小哥哥的同齡人在干嘛?
同樣是畢業三年的小朋友,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和發展呢?
在簡歷庫中,我們輸入這樣的年齡,發現小哥哥的同齡人有以下幾個變化:
一、工作內容和職能上變得豐富了一些,完成了從職場小白到職場白領的轉變。
二、從管理層面上來看,三年的職業生涯,開始有了團隊管理的能力,慢慢開始進行團隊的組建、拓展、管理工作。能力優者,甚至有了比較成熟的團隊管理經驗。
三、從技術角度來看,三年的職場君,開始有了相對穩定的技術發展線,并開始成為技術類考試大軍的卓越一員。
回過頭來,我開始“采訪”小哥哥的成長線,發現小哥哥三年的工作內容毫無變化,也就幾乎等同于毫無進步,不過在管理層面上,小哥哥確實開始帶隊了,這一點還是可喜可賀的。
然鵝,當我問起來,小哥哥在管理過程中,使用了什么管理工具,有沒有體系化的管理方法,是否接觸過項目管理?他很靦腆地一一搖頭,對于正規化的管理體系甚至是一無所知。
悲傷的故事。
原生態的管理模式也許適用于當下原生態的企業,但一成不變的小哥哥的前景卻不知悲喜。
從技能線來看,小哥哥沉迷于公司目前的培訓無法自拔,這也算是一種成長吧。
這里有個的問題:
真正讓你擔心的不是獵頭姐姐勸你跳槽,而是,小哥哥未來幾乎“無槽可跳”!!
小姐姐的職業生涯規劃路線不知道你是否get到?
故事里的小黃瓜,有沒有想過未來涅?
這里敲一下黑板了,大家小本本對照一下下:獵頭小姐姐認為什么人才是“無槽可跳”的?
一、職場中,多年的工作內容都毫無變化,也就是毫無學習和拓展的,注意了,這個太可怕。如果你的工作內容千篇一律,沒有任何長進和變化,那你趕緊敲敲自己,清醒一下下。
二、職場管理線中,沒有任何團隊管理經驗,原始化的管理經驗也算是沒有經驗喲,別自欺欺人。
三、在技能線上也毫無變化,這樣的成長路徑,想想都瑟瑟發抖呀孩子,不敢再叨叨下去……
此觀點僅代表個人,且真人真事,如有雷同或有討論,歡迎私加小姐姐微信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