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千聊上學習了韓托老師的一節課—《萬能穿搭公式,美丑輕松算出來?,并記了筆記,內容如下:
美感元素:比例(比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美感因素,如臉部的美感比例:長四寬三,4:3就是一個臉的美感原理)
德國人有這樣一句話:美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他們認為美是可以通過數據來傳遞的。
黃金搭配原則:? 1:1.618
以肚臍作為劃分點,肚臍以上叫1,肚臍以下叫1.618
嚴格意義上來講就是肚臍以下的下半身除以肚臍以上的上半身等于1.618
如果你測量出來你自己達到了這樣一個數據,那么就說明你的身材、你的腿長比例和你的上身的比例可以說非常的完美。
但是如果說我們只有1.3(指的就是下半身除以上半身的長度),這就說明你的腿短了,也就是說,你要穿上將近15公分的高跟鞋才能達到1比1.618。
所以說,美當然是有標準的,它不僅可以通過數據來展現,它還有很多美的方法,如果你發現你今天這一套搭得不美,它一定有不美的理由和原因,如果我們能夠清晰地找到這些原因,我們利用美學的方法,我們就可以讓這套服裝通過調整,通過美感的協調因素,我們通過這些方法和手段我們就可以讓美產生,所以說美它是有萬能的搭配公式的。
搭配美感不是憑感覺,是靠方法:
一、呼應法
服裝的構成是由形色質來構成的,我們不僅僅在色彩上可以呼應,我們在面料上、在廓形上、在色彩上、還有在圖案上都可以進行呼應。
呼應讓我們在服裝當中找到了相同點,我們發現統一秩序帶來美感,所以說它的呼應越多,我們的秩序就越強,秩序越強它的美感就越好。
二、比例法
比例是指大小面積主次關系它都要分離開來,所以說比例法在我們搭配當中非常的重要。
比方說我今天穿了一套中性風外套,那么我要控制一下我的蕾絲的面積和比例,這樣就能保證中性風是大面積的,而女人味的蕾絲性感是小面積的;如果說蕾絲做成這種外套,那我們想一想蕾絲如果大面積出現,而這種中性的硬朗的元素是小面積出現的,那么這一套的美感的比例就會呈現出以女人味為主,而以中性為輔助了。
比例可以通過面料的大小比例控制、款式的大小比例長短比例的控制、以及色彩的大小比例控制,總而言之盡量不要讓他1:1,1:1就叫做比例上非常的相當,那么就沒有主次關系了。
韓老師建議:每天在穿衣服照鏡子的時候,問自己兩個問題:我今天呼應了嗎?我今天的比例如何?色彩的比例,面料的比例,款式的長短比例做的怎么樣?如果覺得都有,那就說明你可以放心地出門了,不用再問別人了。所以說我們在搭配當中要懂得去找到搭配的專業的方法,靠感覺這件事情韓老師是一直都不太信任的,因為感覺有時候是隨著心情,心情會發生變化的,是非常不穩定的,所以說我們要依照專業的方法。
美是可以通用的,學完后趕緊操練起來吧,愿你越來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