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14歲女孩睡夢中,被繼母連刺數刀殺害。
這個女孩非常有才華,曾在校刊發表文章《偷著長大》;學習也很努力,進入初中時成績并不好,但通過努力,成績大幅提高,語文甚至達到全年級第一;而且有能力,是班里的班干部。
這樣一個優秀的孩子,卻在花季年華,遭到自己后媽的殘忍殺害,實在是太令人心痛!
看完這新聞,處處有心很想寫一篇文章告訴孩子,該如何和后媽相處。
但再一想,孩子看網上文章的機會少,且看了也沒有更多資源來實施,其實要改的還是大人。
因此,考慮了下,決定兩個角度都寫。
既從繼母的角度看,如何改善與繼子女的關系,同時,也從孩子角度看,如何和繼母和諧相處。
希望本文能改變一些特殊家庭的關系模式,讓這樣的悲劇不再發生。
一,繼母為啥會“壞”?
1,實際利益沖突
在這個案子中,警方尚未公布繼母刺殺女孩的原因,但是,這個繼母自己有個兒子,這很可能造成了利益方面的博弈。
2,自我認同障礙
繼母給人的印象就是“壞”,久而久之,她自身也會出現自我認同障礙,并由此指導行為。
3,壓力太大
調查顯示,很多男人再婚后,對新妻子照顧孩子多有不滿,這是丈夫的壓力。
繼子女不親近的壓力;
公婆通常以孫輩和孩子的感受為標準,給繼母施加壓力。
4,缺乏天然的血緣聯系
心理學認為:繼母是從親生母親身上分裂變形而來的,充當了母性殘忍一面的化身。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比如:我們熟知的實力派演員鄧婕,她和丈夫張國立的兒子張默相處得很一般,這點她自己在采訪中也曾直言過。
照理,她沒有生育,所以和張默沒有很大的利益沖突,她本身也沒有自我認同障礙,壓力也不大,怎么會疏離?沒有血緣關系是根本。
(以下內容為純干貨,和文首案例無關。)
二,繼母該如何和繼子女相處?
首先,要降低期望值
不要覺得自己按親媽的標準付出了,就也要享受親媽的待遇,事實上,達成等價交換的可能性很小。
林青霞和繼女的關系是出了名的好,繼女的親生母親張天愛曾說:我很感謝林青霞幫我帶大女兒,她對我女兒真的比我對女兒都好!
林青霞對繼女這么好,但從她見到繼女的第一面時,就對這個女孩說:你只有一個媽媽,就是你的親生媽媽,你不用叫我媽媽,叫我名字或阿姨就行。
其次,注意邊界
希望和孩子相處融洽,要用智慧,而非討好、遷就。
有些后媽為了和繼子女相處融洽,就不敢拒絕孩子的任何要求。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一旦孩子提出的要求無法滿足時,孩子會產生仇恨心態,而任何人都一定會有能力的上限。
所以,不能沒原則,沒底線,沒邊界。
再次,經營好夫妻關系
不能本末倒置,把處理繼子女關系放首位。
因為你本來就是因為婚姻而踏入這個家庭的。
經營好婚姻,將更有利于教育好孩子。
最后,和公婆搞好關系
公婆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
公婆是很好的婚姻助力。
三,孩子怎么和后媽相處?
孩子和后媽相處可以遵守以下四條原則:
原則一:不要試圖挑撥離間,欺負后媽
不管出于什么動機,孩子試圖為自己愛的成人出頭,教訓后媽的案例比比皆是,但這么做并不能達到目的,只會把可能延續一生的繼母和繼子女關系,徹底搞僵。
原則二:被后媽欺負也不要默默壓抑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懦弱,對于后媽的欺負,只能忍氣吞聲,這么做并不能解決問題,只會讓對方變本加厲。
原則三:不要經常在后媽面前提親媽
在后媽面前提親媽,如果次數不多是無妨的,但一直提的話,就很不恰當,因為人都不喜歡被比較。
眾所周知,章子怡有個繼女,且她們倆相處的非常愉快,章子怡甚至在節目中公開表示,自己會拿出比親生孩子更多的愛給繼女。
其實,章子怡的繼女也是個情商很高,很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在之前的采訪中,章子怡曾說,孩子從不在她面前提起親生媽媽,怕她尷尬。
原則四:相互尊重,盡量不說悄悄話
當對方的面,和另一個人說悄悄話是一種排外、藐視、挑釁的行為。
如果對人不禮貌,自然也就得不到尊重。
——————————
同樣是繼母和繼子女,有人經營成超越血緣的親近,也有人用刀尖殘忍的砸碎這本就脆弱的關系……
人若善良
便如陽光
融化一切冰川
人若向惡
毀滅他人
自己也終將萬劫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