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某段時間,我的狀態特別差勁,有事情也不說出來,只往日記本上寫,從此與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最初打算在平臺上寫作,是想讓自己的文字有一個藏身之地,做一個無處藏身的流浪者可不好。
剛開始的時候,很是興奮。我沒有考慮過是否會有讀者,是否會有點贊,是否會得到反饋。我預期中的讀者只有一個人,就是我自己。
我幾乎以一天寫一篇一千字以上的速度高速升空,每敲下一個字心中的喜悅就增加一個維度。
我甚至借鑒了簡書大神的方法,每天早上起來什么資訊也不看,第一件事情就是寫,寫他個半小時再干其他的。然后再花時間整理早上所寫的內容,當一篇文章完成下來,一個小時也就過去了。再花些時間去排版,幾乎一個下午就過去了。
別嘲笑我慢,第一篇文章排版前,我在五六個比較知名的排版網站都注冊了賬號,一個一個去試用。有的網站模板簡約大氣,但可供選擇的太少;有的網站素材漂亮,但大多數是收費的;有的網站功能齊全,但操作又太過繁瑣。好不容易有個兼多家之優點的網站,只要一復制到微信后臺,格式就面目全非了。
如果要專門寫一篇文章為大家分析各大排版網站的優劣勢,并針對大家的不同需求給出相應建議,也是寫得出來的。只怕大家對此沒有興趣。經過再三挑選,我終于找到了用起來最順手的排版網站。
文章經過了長時間的準備,終于發表出去,與大家見面了。它好像也并不是無人問津,當我在簡書上收獲了第一個贊的時候,就像小時候寫作文得了一等獎,心情雀躍。當第一個粉絲關注我時,我甚至以為是他手滑點錯了。沒錯,這就是當時的我最真實的寫照。
隨著文章越寫越多,慢慢也收獲到了鼓勵和支持。因為我的文字,與好些陌生人成為了小伙伴。也進入了一些文學群,同天南地北擁有共同愛好的伙伴們一起交談。
這些時候,我的心里是滿足的。
接下來,就是我做白日夢的階段啦。
也許是一切都發展太順利了吧,在簡書發表文章還不到半個月的我,竟瞄準了“簽約作者”這個頭銜,信誓旦旦想要拿下這項榮譽。有了它,就等于樹立了一塊金字招牌,能得到更多曝光的機會,擁有更多的關注者,在簡書這片寫作天堂占有一席之地。
下一步,我就可以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加上“簡書簽約作者”的標簽,將簡書上更多的粉絲引流到公眾號。當公眾號的粉絲達到5000,就能開通流量主,讓公眾號變現,取得收益。
一切都被我想的太簡單了,天底下哪有這么容易的事情。
再寫下去,我發現自己居然無事可寫,提起筆半天下不來一個筆畫。我開始思考如何去博人眼球,如何寫出爆款文章。我別人寫雞湯我也寫,別人追熱點我也追。就像在大街上,哪家餐館里生意興隆,人們反而不會顧及客流量大,更愿意往里鉆。
我緊張于自己的文章獲得的喜歡數量,緊張于我的粉絲量。才寫兩個字就盯著手機屏幕發呆,巴不得手機爆炸。時時刻刻都有新消息,新的喜歡數和關注者。
可是我發現我的文章喜歡數量寥寥無幾,粉絲也才兩位數,有時幾天不更新文章甚至還會掉粉。
于是我想到了放棄。
既然寫文章不能為我帶來什么實際的利益,我寫下去,也是徒勞。不如還是把寫文章的時間花在學習上吧,別做無用功了。盡管我知道,放棄寫作節省出的時間,很大可能性會被我用來玩手機的。
也許只有我這么現實、這么急功近利吧。
有天早晨,偶然讀到了簡書的簽約作者別山舉水老師在他的公眾號上發表的一篇文章《我想一直拿起筆》,別山老師在文章中寫道:
倘若哪一天沒寫點文字,便覺得這一天算是虛度了。
我情愿讓孤獨包圍著我,如果能留下一些得意的文字,那一刻的我,必定高大,安逸而美麗,內心喜悅,狂歡在自己的世界里。
如同水里的魚,雖然沒有同伴,但可以自由地呼吸,如同天空的鳥,雖然沒有高亢的歡歌,但留下飛過的痕跡。
我想將工作以外所有的時間,經過沉淀,發酵,全部轉化成精彩的文字。這樣,我無衣不覺得寒,無食不覺得饑,無眠不覺得疲。在文字的天地里,我富甲一方,傾國傾城,無人可敵。
別山老師的表達令我動容,即使是在寫作上境界如此之高的他,對待寫作,始終保持著敬畏的姿態,懷有一顆虔誠的心。別山老師在簡書上堅持寫作一兩年,寫出幾十萬字,幾百篇文章才得到了今天的成績。寫作之初,他也不會料想到吧?他的心中怎么會有我那些雜念呢?而簡書上其他簽約作者,又何嘗不是呢?
大作家福樓拜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沒有寫出過五十萬的失敗文字,那么他的文章是不值一看的。
可我才寫了幾千個字啊,就妄想成為什么簽約作者了,別說簽約作者了,就連寫手我也算不上。
在這里,我還要感謝前兩天在簡書上認識的一位小姐姐,她告訴我:
寫作不一定要成為大牛,也可以寫寫身邊的人和事,把生命中的感動分享給他人,也算是給自己留下了一份溫暖的回憶。除此之外,寫的文字越多,心胸也會闊達很多。
雖然粉絲量少,但她從來不去注重。她注重的是幾個能夠看懂她的文字的精準粉絲,能和他們互動交流,這樣就很開心了。
我這才明白,我對寫作、對文字是如此怠慢。我褻瀆了文學,也貶低了自己。如果再懷著功利的心態,我就不配寫作了。
我將這樣未經時間、經驗打磨的文字硬塞在讀者面前,又有誰會去看呢。說白了,這是對讀者,對我投放文章的簡書這個平臺的不負責任。
上學時語文老師要求我們寫作文,寫出來的文字即使再“難以下咽”,老師還是會耐著性子,一個字一個字地看下去,幫學生指出錯誤,引導改正。而現在沒有人會幫你做這件事情了,能做的只有自己。
現在翻看我最初寫下的文字:
近兩年來,擁有一個公眾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似乎人人都想體驗一把它的熱度。
有的公眾號是為了盈利,也有的只是為了給自己留一塊思想的園地,經過自己的悉心耕耘,開出灼灼如明霞的花朵,散發沁人心脾的馨香。
我希望做后一種人,即使我知道這個秘密花園鮮有人踏足。
我不禁發笑,反問自己:“現在的你,不覺得羞嗎?”
的確,這不就是打臉嗎?
我就像一個寫下保證書后又偷偷跑去網吧的孩子,整個學期下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面前擺著作業本,心里卻掛念著玩。最終心里的小惡魔技高一籌,戰勝了正義的理智,盡管心里有一份不踏實,但還是毫無顧忌地拍拍屁股溜出了家門。看著自己開學時信誓旦旦寫下的保證書,都變成了一個個無力呻吟的文字逃兵,羞愧到不敢回家見父母,只能躲在同學家中避一避。
好在局面還不算太嚴重,犯了錯誤的孩子總會被原諒的。
我還可以繼續啊,繼續寫下去。
不管是簡書還是公眾號,我都關注過好幾個已經棄號的博主。我沒有取消關注,就因為他們的某一篇文章吸引了我,非常期待他們能夠繼續更新,但是至今都沒有。
其實不只是寫作,任何事情都是一樣。你需要堅持下去,總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默默支持著你。
在繼續寫作之前,我想要問自己,以及同樣有過放棄寫作想法的人們幾個問題:
1. 你為什么寫作?
2. 你真的喜愛寫作嗎?
3. 你愿意為寫作而放棄什么?
4. 寫作上,你想湊個熱鬧還是想登峰造極?
回答完這四個問題,我已心如明鏡。我想拾起寫作的初心,虔誠地寫下去,不摻雜他念,也不問是否會有結果。就算是寫給自己的。再往后的悠悠歲月中回首大學時光,至少我還能觸摸到自己留下的些許念想。
此時的我想起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如果以上四個問題的答案你都已經成竹在胸,那么就請遵照自己的選擇行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