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后來,我們都學會了釋懷和懂得。
前段時間,歷經兩年之久的劉若英的世界巡回演唱會,感動落幕。
在那場世界巡回演唱會的最后一場,喧囂的臺北小巨蛋里,她說:“第53場,2年,終于結束了。謝謝你們的等待,謝謝你們!”隨后深深鞠了90°的躬,足足持續(xù)了10秒。
出道22年的她,在那個絢麗的舞臺上,幾次泣不成聲。也許因為這是最后一首歌,也許因為這首歌真的意義深重。
劉若英曾說,唱《后來》,就像在唱自己的故事,“對我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有時候會唱到我覺得好像把心唱到我的嘴邊,快吐出來的感覺,我不能說聲嘶力竭,但是我的確覺得在唱的時候,有著唱其他歌很少有的心痛。”
是的,它唱出了太多往事,帶著些許遺憾和勇敢。
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能從這首歌里,聽到自己的過去,聽到某段青春里刻骨銘心的記憶,聽到錯過和那個人。
那些斷斷續(xù)續(xù)錯過的歌詞,臺下所有人為她附和著。因為后來,我們都會釋懷和懂得。
大概就是,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這些年來,有沒有人讓你不寂寞”
“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那些斷斷續(xù)續(xù)錯過的歌詞,臺下所有人為她附和著。
因為后來,我們都學會了釋懷和懂得。
02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劉若英出生于一個背景雄厚的家庭,祖父畢業(yè)于黃埔軍校,是國民黨上將。她從小就喜歡唱歌和表演,經常握著小拳頭在房間里唱歌。高中畢業(yè)后赴美求學,主修聲樂副修鋼琴,并獲得古典音樂的學士學位。
那段時間其實并不輕松,她出生在一個優(yōu)渥的環(huán)境,從小嬌生慣養(yǎng)。去美國,就意味著所有的事情要自己承擔,為完成學業(yè),她只好出去打工賺錢,最累的時候,她端過盤子,做過推銷,經常哭到頭痛,甚至嘔吐,但她沒想過放棄。因為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都值得。
1991年,21歲的她學成歸來。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陳升,最開始只能在陳升工作室任助理,三年的時間,她其實就是一個打雜的。
好在老天不會辜負努力的人, 1995年,機會降臨了。張艾嘉拿著一部電影腳本《少女小漁》找到她,她滿是歡喜的準備簽約拍攝。然而“裸露胸部”的字眼一下子讓她炸了,她打電話給陳升,“師傅,我該怎么辦呀?”
陳升問她,“如果脫了,你會怎么樣?”
她說,“我會死!”
陳升便說,“那就別脫了,回來繼續(xù)做助理。
所以她收起了行李,準備放棄這個等待多時的機會。但是張艾嘉被她的勇氣折服,按照她的要求改了合約。最終她憑借這部電影,一舉成名。
劉若英就是這樣一個既溫柔,又倔強。始終保持自己的原則,為夢想咬牙堅持的人。
即使是到了現在,她依然是那樣干凈舒服的樣子,她勇敢的告別,再積蓄力量重新出發(fā)。
所以在嘻哈,民謠,各種音樂刷新聽眾的耳朵時,她一開口還是讓我們感動落淚。
03 人這一生,總要學會跟自己和解。
劉若英還有歌別稱,叫奶茶。提到奶茶,就不得不說起陳升。據說這個別稱就是陳升取的,他說:“奶茶有奶的芳香卻不像奶那么膩,有茶的清淡卻不像茶那么澀,所以奶茶可以喝一輩子不會膩味。”
她和陳升這段亦師亦友的關系,隨著時間的發(fā)酵更顯難得。
更多時候,陳升總是能夠牽動她的情緒。
她第一次開演唱會,請陳升做嘉賓。打了好幾次電話,都無人接聽。她直接上門去請,可人家卻當面一盆冷水潑過來,關我屁事。
可誰也沒想到,唱到那首陳升為她量身定制的《為愛癡狂》時,陳升穿著西裝出現了。
奶茶說,這輩子只見過老師穿了兩次西裝,一次是婚禮,一次是現在。據說當時陳升連西裝上的標簽都還沒有撕掉。
她激動,落淚,小心翼翼的挽著陳升的胳膊,內心早已翻騰如海。
陳升出書的時候,邀請劉若英為他寫序《給九十歲的你》。在序中劉若英寫到:“有時我很恨,為什么我的人生到現在還必須跟你的名字扯在一起,但也許我應該感恩,像“奶茶”這樣的名字,也只有你想得出來。”
這段讓奶茶放在心里20年的心事,終于也在遇到另外一個人時候,好好收起了。
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和自己和解。跟過去的自己告別,跟下一段的自己問好。
劉若英將一個人的生活,過的也特別有色彩。
她會寫文章,用溫婉柔和的詞語,寫不急不緩的句子。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將歲月里一個個經歷寫的格外柔和。
她總是充滿熱情的對待生活里的每一件事情,她喜歡相機去捕捉大街小巷的一幕幕溫暖的小事物,小情景。
她會全力以赴,認真敬業(yè)的工作,演戲唱歌之余還去嘗試演自己喜愛的舞臺劇。她在時間的沉淀中,更加知性溫婉。
04 也許會晚一點,但你總會遇到你的Mr.Right。
2011年10月的某一天,沒有任何征兆的,劉若英突然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自己已婚的事實,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因為在此之前完全沒有她戀愛的消息,他們實在太低調。他們相戀的過程,男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幾乎一無所知。
但是劉若英這樣說起自己的丈夫:
“他不是富商,他只是“身負重傷”(大笑)。他也不是中醫(yī),(傳的)全部都是錯的,然后他也不是浙江人,不是物流公司的老板,也不是獨子。他們家就是非常單純的一個家庭,父母都是老師。”
婚后的劉若英依然保持著絕對的精神和人格上的獨立,她認真的工作,用心的生活。演戲,唱歌,開演唱會,出書。她說:“最好的夫妻關系,就是在枝繁葉茂的同時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她在自己的書里《我敢在你懷里孤獨》里她寫道:
“幸福不可以依賴在另一個人身上,即便你結婚了,有一個伴侶,你也不能把你的幸福去寄托在別人身上。因為人應該是,你很快樂,和另外一個人一起也很快樂;而不是說我很悲傷或者是孤獨,你要他來解決你的問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問題。”
這樣的劉若英才是讓我們喜歡的原因吧,因為無論將來會遇到誰,生活都是先從遇到自己開始的。
愿我們都不被沉寂在深巷,有夢就在不遠方。愿這悠長歲月安好,既可以和愛的人浪費人生,也能自在如風做自己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