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自己得了阿爾茲海默癥,也就是俗話說的老年癡呆癥,忘了愛人,忘了親人,會是一件怎樣悲傷的事。看了一堆書,卻想不起來都寫了些啥,是不是有點用面條兒吊死自己的沖動。超強大腦里的那些妖孽,都是些什么物種。大少奶奶丟的最多的是兩樣東西,鑰匙和各種卡,如果有一天丟的忍無可忍了,求收留。。。
記憶,何其寶貴。
那么,我們研究這些,有什么用呢?
一、感覺記憶
我們看見煙花綻放的光圈,我們看見流星劃過的弧線,其實那個圈和那條線是不存在的,是我們的大腦加工的結果,知覺會持續短暫的幾分之一秒。這種在大腦中對光影知覺的保持,被稱為視覺滯留。
我們看到的老電影,是以每秒24幀的速度播放膠片,短暫的視覺滯留,填補了每幀膠片之間的空隙,才不會出現模糊的圖象。
感覺記憶包括各種感觀刺激之后的記憶,比如圖象記憶,聲象記憶等。
感覺記憶雖然只有幾秒或幾分之一秒,但仍然有其重要性:1、收集信息進行加工;2、最初加工過程啟動時,短暫地保持這些信息;3、當刺激中斷是,填補中間的空白。
因為感覺記憶太短,所以如果我們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最好用便簽也好,手機備忘錄也好及時記錄下來,進行編碼存儲,抓住那一個瞬間。
二、短時記憶
感覺記憶通過過濾加工,進入短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指暫短時間內存儲的少量信息的記憶系統。
短時記憶可容納4-9個不同的信息內容,容量十分有限。
那么如何提高短時記憶呢?
就是形成組塊。組塊就是若干小單位的信息組合成較大的有意義的單位(短語、句子、段落、故事等更大的單位),使多個單位成為聯系緊密的組合。而單元與其他組塊之間有十分微弱的,甚至奇怪的聯系。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全面調動視覺、嗅覺、聽覺等功能。
現在最流行的兩種訓練記憶的方法,一種是串聯記憶法,一種是空殿記憶法,就是利用了組塊的定義。
比如上圖就是串聯記憶法,各個小單元串成了一個鏈條。彈簧彈起來的小丑,是一個緊密的組合,成為一個大單元。而小丑彈起來去頂大象,就有點奇怪。也正因為這種奇怪新鮮的刺激,才更記憶深刻。
記憶宮殿法,就是在一個場景中,把各個信息單元、詞組按一定的順序串聯起來。
三、長時記憶
通過短時記憶中,串聯記憶也好,宮殿記憶也好的各種編碼,以及對編碼的不斷反復提取,信息被納入長時記憶。也就是工作記憶。
分享是一個很好的把短時記憶鞏固進長時記憶的方法。因為你要講清楚一個問題,你需要梳理清楚思路,組織好語言,這個過程就是一個精細化的復述。而且為了將一個問題講正確,講全面,你可能需要同時看好幾本書里相關的內容,查閱大量相關的資料,尋找相關的圖片。這個過程中,你就需要將編碼信息不斷的反復提取,自然就形成了長時記憶。
短時記憶最多的是對信息的一個短期存儲,碎片提取,而長時記憶更多的是承擔了認知任務,構架框架模型等等。
了解記憶方法,抓住記憶規律,目的不在研究,在于如何更好的運用,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