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領航員培訓結束十天了。
離10月15日建成圖書角只有一個半月時間,遠在天涯海角的擔當者行動為我們邀請來了公益講師,有渾身都白的(她自己說的)“溫州妞”陳曉,有故事媽媽“煤老板”盧亞男,有“土生土長的”蘭州“文青”張阿芳,有可以任性上課的“娘娘”宕昌縣的高瑞蘭老師。
茫茫人海,我們因閱讀而相聚,因閱讀而由素不相識到熱火朝天,嘻嘻哈哈,互相取外號,逗樂。還有我們的“東風一號”像石頭一樣堅韌的“石頭”老師~美玉,我依然想說,人如其名,玉原本就是更加漂亮的石頭,如沒有石頭的堅韌,又怎么克服山水重重的各種困難,執著于這一件事呢。以至于走的時候,讓我有了一種錯覺,我就是她們隊伍中的一員,我也應該隨他們走,雖然,在閱讀知識方面,她們都是“腕”級的,而我為零。
我一直相信,人跟人相遇,接觸,是跟緣分有關的,跟你脾氣投或者不投,跟你性格像或者不像,都是一種經歷,都能幫助你認識別人,認識自己,進而改造自己。雖然有的人秉性難移,如我,我愿意和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接觸手把手教他,也愿意和看起來人品很好的大人保持距離。我也一直覺得自己是那種熟悉了是話癆,不熟悉很內向的人,屬于慢熱型,但是,越來越發現相同的喜好,差不多的人生觀(恕我抬舉自己)會縮短我跟別人熟悉的過程,這種時候跟人接觸的健,如同當年學習英語時候用的復讀機一樣,從慢熱跳到了快進。而笑也變得很放肆很放松了。
擔當者的課程設置合理而科學,馬主任歸納了課程設置的良苦用心,有方法指導,有理論點撥,有課堂呈現,有繪本教學,有整本書導讀,有誦讀呈現。而實際上,在一天半的過程里,我發現,確實如此卻又不僅如此,老師們各自擅長不同,老師們的分享也風格迥異,亞男老師是故事媽媽,我覺得她是故事大王,課堂上活潑俏皮,還記得在東風小學她用一分鐘的小游戲就讓孩子們圍著她轉了;陳曉老師為了把枯燥的“干貨”以更加打動人的方式呈現出來,設置了很多細節,現場幾次做題,一次就200多份,全部是她自己背來的,我說她事先該發過來讓我準備,她說沒想到,一直到處走的她怎么可能想不到,不過是不想麻煩別人罷了;阿芳老師溫文爾雅,所以才有“文青”的外號,她在臺上,優雅的走來走去,活脫脫節目主持人一樣把內容娓娓道來;瑞蘭老師很真誠很樸實,站到那里,就是一種號召,就是在向大家說“你也可以像我一樣”。(解釋一下,娘娘的意思是她家老公是她所在學校校長,而因于此,她的語文課可以上的特別任性,卻極其受孩子們歡迎和喜歡!)
一路上,收獲的又何止是閱讀方法指導,靈動的閱讀課堂呈現呢。五位老師拿著話筒便可以滔滔不絕,卻又沒有一句跑偏的話,這是功夫,這功夫之前,是裝在腦海里的學問,是多次不斷的歷練的積淀。老師們毫無保留的分享(還記得生長時刻五位老師掏心掏肺答疑解惑。)更是一種風格,推廣閱讀就得要這樣的風格。還有閑暇時候那些笑話,那些可愛,都是值得記憶的美好瞬間!
或許是我縣的老師們真的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或者是前期領導身體力行的一種相應和自覺行為,或許是五位老師的各種魅力所吸引,又或者是這一系列活動勾起了老師們擱淺的讀書愛好,或者是全民學習得一種相應,種子教師報名速度之快之迫不及待讓“東風一號”贊譽,讓我差點以為會很尷尬的心情也轉成了自豪的喜悅。
種子教師群里,數學老師,美術老師,體育老師都有,她們都在活躍的展示著自己或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自己或學生讀書的心得感悟!
相遇便是啟航,欣慰,這樣的啟航,一路有你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