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要說家務活,就是一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事,但多半是敗也蕭何。因為婚姻的矛盾很多都是拜家務活所賜。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即便是現在,家務活多是被女人大包大攬的,但隨著女人社會價值越來越高,要求男女平等的人越來越不滿意被家務活所累。
她們也希望自己累了一天后,回家也能休息休息,而不是繼續回家干那永遠也干不完的家務活。但習慣了回家就葛優躺的男人,就會對此頗有微詞。
“你去把地拖一下,我去刷鍋洗碗”女人隨口說。
“剛吃完飯,上了一天班,我累的慌,什么都不想干,就想躺著。”
“誰不累呢?我還想躺著呢,可是鍋碗誰來洗?”
“你累你不想洗,那你就放那,明天再洗。”
“我放那,明天你洗嗎?”女人有些沒好氣的問。
“明天再說吧。”男人躺在沙發上,刷著手機一動不動。
女人看男人不動,心里就來氣,索性自己也一屁股坐到沙發上。
02
第二天,下班回來該做飯了,一看臟的鍋碗還在那堆著,心里不免充滿了怨氣。可男人還沒回來,自己只好不情愿的洗了碗。
在飯桌上,女人忍不住抱怨幾句:“放了一天的碗,到最后還不是我洗。”
“你洗了就洗了唄,能怎么樣呢?哪個女人不洗碗。有什么好抱怨的,不就洗了幾個碗嗎?”男人不痛不癢地說著。
女人一聽男人這態度非常來氣,本來只是隨口說了那么一句,發發心里的那些牢騷,可沒想到,男人這么理直氣壯,心里的火騰的一下就起來了:“行,那我今天就不洗,你不說不就洗幾個碗嘛,那你去洗吧。”
好好的一頓飯,就因為幾句話,兩個人再沒有心情吃下去。
因為心里憋著一股氣,一看昨天的地還沒拖,簡直是火上澆油,“昨天讓你拖的地,到現在也沒拖,地上那么臟,你看的下去嗎,都快沒法下腳了。”
“我累了一天了,你能不能少點要求,地臟一點又能怎么樣?又臟不死人。”
“好,你累我也累,你不拖我也不拖,那咱就看看這個地能臟到什么地步。”女人氣急敗壞。
再后來,女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自己委屈的去拖地刷碗。然后,邊拖地邊刷碗邊抱怨。“讓你拖個地都這么難,為什么同樣是上了一天班,我回來還得干這干那,干家務比上班還累,我真是沒了罪了。”女人心里的不平衡大的像天空。
女人抱怨女人的,男人還是該干啥干啥,繼續心安理得的躺著,不是玩手機,就是看電視,要么就是打游戲,要么就是在外應酬。看著女人累個半死也無動于衷,甚至還會對女人的嘮叨先是東耳朵進西耳朵出,再后來就變得越來越不耐煩,反倒怪女人是個怨婦。
“女人哪有不做家務的?一天起來就知道煩人,嘮叨個沒完沒了,整天這樣,誰能受得了你?”
女人有口難言,更加覺得心里不平衡,明明那些繁重的家務活,干的人心里已經心煩意了,可男人卻不但不理解,還怪自己嘮叨,費力不討好,這是何苦呢。
03
怨婦就是這樣慢慢煉成的,大爺也是這樣慢慢養成的。女人的狀態往往是這樣的,一邊辛辛苦苦的干著家務,一邊抱怨男人不干,而男人則是一邊聽著女人的嘮叨厭惡至極,一邊卻始終無動于衷。
對于干家務,要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兩個人一起分擔,要么無論誰干家務,都不要心生怨言,最忌諱的是,一邊干,一邊抱怨個不停,生生將自己打扮成了怨婦的模樣。
朋友的婆婆是個十分合格的家庭主婦,她一輩子都沒上過班。但是,她老公逢人便夸:“我這輩子就是娶了個好老婆,給我養大了兩個孩子,她還做得一手好菜,性格又好。”
聽朋友說,從她進門那天起就從來沒有聽見公婆爭吵過,她的婆婆也從來沒有過抱怨,家務活全是婆婆承包的,公公就負責在外打拼,兩個人各司其職,不見紅過臉。
我的一個同學的做法則是這樣的,從剛開始,她就在家里關于干家務活方面倡導男女平等。起初吃完飯,她讓老公去洗碗,自己去洗衣服拖地,但是老公坐著沒動,她也停下了手中的活。直到家里臟成了豬窩,臟碗已經堆了滿池子。老公終于看不下去了,他說:老婆,咱們還是一起洗吧。最后兩個人一個洗碗,一個收拾家,分工明確,從那之后,他們就開啟了一起干家務的平等模式,兩個人也沒有因為誰做得多,誰做得少而起爭執。
家庭是兩個人的,家務活也是兩個人的,它是生活的一部分。一起分擔,才是正道,誰多做一點,少做一點,都所謂不大。但是不能讓一個人長期做,另一個人長期不動。導致長期做的人心理失衡,婚姻也多半會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