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號南崖,晚號盤陀老人。與其兄朱筠,時稱“二朱”。隨父朱文炳由蕭山僑居順天大興縣(今北京市),遂入籍順天府。乾隆十二年,17歲殿試為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侍讀學士。歷福建糧道,湖北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權巡撫事。乾隆四十一年,命在上書房行走,教嘉慶帝讀書。乾隆四十五年,督福建學政。歷任兩廣總督,吏、兵、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卒謚“文正”。
《貌頭潭木蛟歌》
貌頭潭距龍游縣三十五里,潭底有巨木二,橫數十丈,秋水澄霽首尾鱗爪宛若蛟龍,亢旱禱雨輒應,土人謂之木蛟。
大末東北潭貌頭,古樹郁翠枝攀樛。傳聞其下有枕木,雙蛟偃臥僵不游,何年風雨拔巨物,人工鬼斧牙莫囗,蟄虯蛻骨堅比石,沙磨水蕩精靈遒。每當秋冬澄鑒底,下瞰鱗爪怒幽蟉,歲旱禱祈致霖澤,變化能作蒼黎庥。我來水漲不爾覯,倏忽送我風(風翏風翏),乘陵自可貫四海,邪許何用過萬年。歸時莫厭燃犀照,但恐夜半移靈湫。
《觀河燈》
云陰解駮光吐蟾,處暑才過月十三,龍游溪水靜如縠,停橈夜泊溪之南,粵人??鬼沸鐃鼓,中流近遠鍧復韽,臨河放燈照幽窟,九淵旸晱交耽耽,初看漁火星在霤,漸比海月珠浮蚶,貝聯鯨貫數百顆,舍利影撒浮圖龕。青蓮花開無閑樂,老驪摩頜驚睡酣,牟尼變化眼無界,光明一片月印潭。鄰船啁啾歌管發,越吟楚調隨呢喃。群雞忽唱失昏曉,錯疑佳節當傳柑。
《子月校試衢州,長至日移居崔氏園,用淵明移居二首韻留贈主人》
浮槎上衢江,假館詎安宅。軍門托校藝,信宿已九夕。行馬各有主,守官從所役。城西敞園居,清曠宜暖席。方塘開源泉,懷抱悟夙昔。適當來復期,天心此昭析。
嘉園豈無名,移居會有詩??蛠碛^我園(即以此三字名之),何必獨樂之。花香繞四阿,去作十日思。叢蘭雖未葩,芳遠無人時。國香天乞與,為善意在茲。如長日加益,此語良非欺(聞主人有商瞿之卜,故及之)。
(按:園在西門文昌閣旁。)
《左田孝廉見和為廣勸善之意有愜予心重疊二首》
卜居亦卜里,近仁為安宅。湫隘與爽塏,何必永昕夕。人生如逆旅,勞形空役役。地偏得心遠,容眾寧割席。雞鳴起孳孳,為善師古昔。愿言同心人,天道近可析。
我園非我園,來游復歌詩。青霞暫在望,江曲行泛之。庶幾觀我心,云水不可思。顏氏不遠復,灑濯中霄時。齋祓可用享,明水方布茲。遷善盆之大,圣訓先戒欺。
(按:黃鉞(1750年-1841年),字左田、左軍,一作左君,[5]號壹齋、左庶子,[6]當涂(今屬安徽)人。[5]中國清代書畫家、書畫鑒定家、書畫理論家、大臣。著有《兩朝恩賚記》《泛漿錄》《游黃山記》《壹齋詩集》等。)
《謁夫子家廟示孔氏諸生用前移居二首韻》
建炎昔南轅,闕里此分宅。天輪轉陽光,豈異景朝夕。我來拜遺像,摳衣屏騶役。儼然五岳真,亓官對幾席(楷木二真像猶留傳,周時所雕也)。平生疑檀弓,傳聞異在昔。先師人倫至,辨偽茲更析。
奠楹宗萬古,過庭傳詩禮。翩翩青衿子,不學焉用之。漢傳逮唐疏,宋義可研思。收族葛根庇,勤業蛾術時。十室有忠信,六籍況在茲?;逆揖篃o益,吾敢童角欺。
《出都日竹君兄贈我長歌三十六韻緘行篋中,過淮陰舟中發而讀之乃得次韻》(節選)
衢嚴佳絕夙往復,夜渡七里風颼颼。江郎曾覯矗頂踵,三生念爾情咿?。仙霞廋嶺賡舊句,冰銜依舊心渝不(予巳卯秋自翰林侍讀學士授福建糧驛道,冬度仙霞嶺口占云:“千峰迎我碧崚嶒,回首瓊樓意不勝。莫謂頭銜新換卻,此心依舊一條冰?!苯穸辏瑥鸵允讨v學士典試入閩,俯仰前后益增晚節之凜矣。)傳家德薄書易蠧,報國力小恩難酬(甲申冬聞出嶺不忍作詩泣而自傷,得二句云:“有書尚作傳家種,無父空馀報國身”)。
《蘇嶺》(江郎石惟長山頭三峰了然,過西則但見右面如赤壁耳)
江郎一面赭,蘇嶺萬竿青。云路初綠蹬,淙聲已建瓴。山僧諳舊雨,使者閱流星。壁上吹壎白,登臨記此經(僧壁有竹君兄庚寅赴使過此贈聯)。
(按:或題《乾隆已亥典試過蘇嶺寺》)
《蘇嶺疊前韻》
螺髻裊煙黑,松釵插嶂青。石濡防滑砌,珠細未琤瓴。舊約憶聽雨,新恩暫聚星。重來試嶺路,桑下早三經。
(或作《庚子視學疊前韻》)
《癸卯使旋三疊前韻》
雪積千竿玉,煙開一抹青,小坡名附嶺,新晛溜穿瓴。字跡驚分雁,參長竟隔星。無生誰解結,三復首楞經。
(縣志或皆作《廣福庵》)
《窯嶺》
峽口一艇西,埂頭兩丫仰。古樟多蔽畝,幽篁密攢仗。兩岸青盤螺,懸瀑琤萬丈。洞天漏倒景,梯云引孤上。已疑陰陽割,穹碧切摩磢。度嶺復開張,泉樹宜膏壤。其陽萬屏遮,似絕猱攀想。豈知層宵外,仙霞逼莽蒼。
《窯嶺疊前韻》
餐風怯云屯,宿雨集軒仰。元冥洩地房,屏翳排天仗。輿轎度蘇嶺,舊跡覽方丈。聿來窯嶺麓,但見甑氣上。山鬼出幽篁,盤渦?鳴磢。荊薪乍睗睒,擾墮忽霄壤。惜哉空暝行,佳勝成夢想。誰滴青驪鬃,下視迷蒼蒼。
《仙霞嶺》
曉霧濛濛隱翠霞,飛淙滾滾落谽谺。半穹釀雨三邦渥,一徑盤云四壁遮。回首凌兢跫地窯,摩肩噫喝逼天閣。壯哦空度仙關峻,誰養靈鉛轉大車。
《楓嶺》
大竿楓嶺一岡連,延袤嵚嶒到極巔。龍脊平分閩浙界,鳳梢低指女牛躔。化入泡影猶遺蛻,老樹云根不計年。慚愧靈山來舊雨,高尋初地問因緣。
《梨嶺》
梨嶺捎云萬個生,天風吹雨戛淙琤。好攜綠軸青藜杖,來聽龍吟鳳叫聲。高擬蔚藍摩蕩蕩,平臨滄海皺盈盈。輸伊玉版參禪客,飽臥昆臺最上成。
《雨中度仙霞》
天關劃陰陽,閩浙分大竿。旬余得暄霽,山花映楓丹。逾嶺日未午,瞥見云容攢,小竿上矗矗,奔霧如飛翰,羊羖化初平,濡毛濕長髯。蒼茫羾仙霞,不辨云海寬。小憩翠微寺,磴滑危累丸。側聞輿人語,斗覺衣裳單。濁醪聊共慰,欲歌行路難。
《江郎石》
峽口喜新晴,遙覿江郎面。群峰讓而頫,巍然出峩弁。行行環其西,壁削火赮煉。漸近露偨虒,高髻搖盛鬋。石骨排劍牙,昂首闞猛贙。北轉得正觀,三指擘鼇抃。鄂不連厥根,左豁有一線,兩耦參為奇,友于復婉孌,我來六謁之,舊夢愜新見。山靈或開子,天月妙根竁。薄暮首清湖,回顧猶眷戀。跋燭紀茲勝,飛霞想片片。
《江郎峰》
我初過江郎,云霧歕欱捎天長。歸來及冬霽,三峰巉巉見根柢。我今別郎十六年,郎應笑我華生顛。玉池漱水未解渴,金丹煉骨非真堅。羨郎兄弟早得道,三茅拔宅同不老。右連五嶺開萼跗,左酌三江瀉杯潦。秋風喜放三日晴,嵐紅林翠生光晶。中郎躬躬左右讓,東峰軒閜宜伯兄,蔦蘿盤根施松柏,旃檀墮枝香滿陌。奇開偶合嬰姹交,泥丸流泉潤根蹠。翔鴻唳鶴誰能上,蓮花削成飛仙掌。人生伯仲如此難,陟岡回首歌聲朗。
《仙霞嶺》
凌晨發山館,逶迤入嶺麓。日及粲白丹,薈蔚交竹木。壁蝸延一線,蟻磨旋千轆。仰晞閟青蒼,回矚蕩心目。山腰得精廬,呀喘息輿仆。再鼓升天險,重關扼地軸。唐巢力攻琴,宋浩事鏟筑。七百六十磴,上下捷揉鹿。重來躡飛霞,一俯眾峰直。茶嶺接小竿,突兀更騰伏。瀺瀺下瀨水,閩浙兩不蓄。西流達江西,百里走瀧瀑。地脈所屈蟠,龍蛇斷起陸。曠途暫顧眺,前行勢方蔟。
《楓嶺》
大竿與楓嶺,名異實不殊。川原甫夷曠,再束尤嵚嶇。攀登二百級,天半郁以舒。復上羾椽欒,歷歷摩星榆。巖疆劃閩浙,居保從無諸。陰陽異涼燠,懸派分注趨。老僧涅槃竟,誰為裝蛻軀。俛首兀不化,過客三嘆吁。菩提本非樹,何事標枯株。蜂涌嶺頭泉,逝者如斯夫。
《梨嶺》
竿嶺萬竿竹,未若梨嶺奇。叢篁拔地底,翠葆排天逵。蒼虬百千億,飛舞鱗之而。太古昆侖陰,綠鳳蕃雄雌。軒倫久未截,天籟鳴參差。行者忘登頓,夢上青宮嬉。松杉直千尺,古桂花滿枝。臨風一攀折,載路香軒帷。夷猶下碧階,綷?珣玗琪。我行亦已遠,翹首龍□移。斐然興君子,瞻望歌猗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