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大仙(網名),滬上知名公關人,同時種植十余畝桃子。
——陳大仙——
先做個小測試吧,“生”的反面是什么?
如果是死,恭喜你,比較正常。而正宗吃貨往往想到的是“熟”……
你好,閑話很多夫斯基又回來了。
警報警報!??!你的朋友圈有一大波小龍蝦在靠近??!隨著初夏未至,不僅各個城市生活時尚類的生活大號頭條都被各類小龍蝦館“承包”,小龍蝦儼然成了深夜食堂和夜宵文化的代表,沒有什么問題是一頓小龍蝦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
本以為,黃燜雞米飯干掉了驢肉火燒,可以繼“沙縣小吃”和“蘭州拉面”后順利問鼎“國粹餐飲三寶”,但是看最近朋友圈走勢,小龍蝦以迅雷不急掩耳盜鈴之勢扶搖直上,坐穩夜宵頭牌的位置,啤酒加小龍蝦已經成為朋友圈夜宵的標配。底氣比殼硬,人氣比殼紅,麻辣小龍俠到底是有什么魔力,可以一統江湖?
昨天,知乎一個回答刷爆朋友圈。為什么小龍蝦會成為社交文化的代表?
答:
所言甚是,回答精妙且表達了大家對放下手機增加溝通的美好愿望。不過,事實是現在多家小龍蝦館都有手機套袋服務,并不影響邊吃邊曬朋友圈邊回微信。
其實小龍蝦走紅不是一天兩天了,和小龍蝦這種美味同時神奇存在的,還有朋友圈永遠不斷的負面消息:作為臭水溝爬出來的盔甲斗士,小龍蝦被扣上了各種帽子,小龍蝦渾身都是寄生蟲,小龍蝦又吃死人了……每當看到這樣的消息,吃貨們不禁加了一份黃燜小龍蝦壓壓驚。
承認吧,你的朋友圈逃得過微商,最終還是逃不過小龍蝦。
戰勝大餅油條和燒烤,戰勝情懷系和暗黑系,夫斯基覺得,小龍蝦首先靠的是顏值。紅色代表著喜悅和興奮,讓人心情剎那很好,冒著油光的紅色就是赤裸裸的視覺誘惑,那種火辣辣的感覺,一下子就能喚醒味蕾,還沒入口已經滿嘴香味四溢(我必須承認意淫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尤其是精心擺盤的小龍蝦,稍微加點修圖效果,就是一張色香味俱全的大片,簡單易操作,滿分好評。
麻辣小龍俠也是有重要社會價值的,化解了南北矛盾,吃出了和諧統一。喝咖啡還是吃大蒜這件事一直是南北戰爭的導火索,夏天的朋友圈,上海主打露天咖啡啤酒,北京則是直接啤酒擼串兒,北方的笑南方太秀氣,南方的嫌北方不洋氣,小龍蝦就化解了多年的地域仇恨——誰都愛吃,誰都不掉份兒,看著對面滿手滿嘴油漬,龍蝦一份泯恩仇。尤其是沙縣和蘭州拉面各雄踞南北一方,小龍蝦放之四海而皆準,分分鐘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都愛小龍蝦……
小龍蝦用百搭的做法創造了百搭的場景,所以,吃的是百搭。黃燜,十三香,干煸,清淡的,麻辣的,蒜蓉的,每個人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口味。另外,小龍俠本人也不嫌貧愛富,價格從幾十塊一斤到幾十塊一只不等,上得了五星級酒店的桌面,下得了五平米小店的飯桌,可以配著紅酒品出1982年的感覺,也可以搭著雪花勇闖天涯和串兒一起演繹年輕的心。百搭的潛質是爆款的必備元素,也是小龍蝦走紅的最重要元素。
吃小龍蝦,其實吃的是自己的吮指回味。有人說,你其實不是喜歡他,而是喜歡和他在一起時候的自己,其實吃小龍蝦也一樣,你記住的不是小龍蝦的味道,而是自己手指上的味道。小龍蝦的味道不像大閘蟹那樣腥氣討人厭,滲入指縫間的鮮甜汁水往往不能一次清洗完,吃完一次依然唇齒留香、指縫留香。
還有一點,小龍蝦也是秀廚藝的最高境界。每次看到朋友圈有人秀了個自己做的去頭爆炒小龍蝦,都會忍不住說,這么賢惠,怎么不嫁給我呢??!
吃小龍蝦,重要的不是龍蝦,而是和誰吃。如果妹子愿意和你吃小龍蝦,愿意把沾滿油漬的手和臉暴露在你面前,愿意在你面前吮指回味,不是真愛是什么?和女神吃小龍蝦,如果你積極主動剝給她吃,這么美妙的畫面會不會就此打動她呢?如果你吃小龍蝦不小心把人家衣服弄臟了,帶回去洗再送還,這一來一回不就是那個什么的開始么?好了,撩妹技巧只能教你到這里了。Btw,作為檢驗友誼的唯一標準,如果始終沒人約你小龍蝦,要么是你不行,要么是你的朋友不行。(當然也有可能是你不行這件事被大家知道了嘿嘿嘿)
作為一款應季百搭潮流爆款單品,小龍蝦滿足了口味和社交的雙重屬性,衍生出來的周邊也當紅有道。一份鄭文琪龍蝦飯引無數吃貨競相折腰排隊幾個小時,提前預約才能吃上東家小館一份小龍蝦披薩也叫人意猶未盡,O2O龍蝦外賣成為時髦的新興產業,小龍蝦的更多玩法和市場有待摸索。
剝開堅硬的外殼,里面是柔軟的內心,能屈能伸,愿你擁有和小龍蝦一樣的人生,適應各種場合,柔軟而紅火。
一行白鷺上青天,他們在吃小龍蝦;
眾里尋他千百度,那人在吃小龍蝦;
此物只應天上有,不如吃頓小龍蝦。
我有小龍蝦,你有故事么?
本文由陳大仙投稿并授權PR媒體(ID:prmeiti)全網首發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