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有個ID是大望路女司機,故寫個男司機系列。
以前開車上下班,只要有時間我一般會接一兩個順風單,畢竟單程30km+的路程,接個順風單就能補貼點油費,還可以有個人聊聊天,挺好。最近開車少,有時候著急或者沒有特別順路的,也就放棄了。今天走出辦公室的時候,看了一眼滴滴,竟然有個順路程度95%的,時間也合適,就趕緊搶了。
是個大姐,看不出年紀,但是感覺應該比我大不少,就住在我隔壁小區。人挺健談,上車后就一直在聊。問她是否在附近工作,她說這是這個公司的最后一天,因為要從辦公室帶一些東西回家,懶得換兩次地鐵了,所以叫了順風車。然后順便吐槽了一下北京的地面交通系統,說她某天要去東直門,坐公交,結果剛上車就堵在路上了。
大姐說國慶節后就要去新公司上班,于是順便禮貌性的問了一下她的新工作,說是要創業做自己的工作室,關于心理課程的培訓。出于職業敏感,就問她是做線上還是線下的,她回答是線下的,她的觀點是,對于心理類課程,線下容易有更多的互動,以及面對面的情緒的感知與溝通,這類課程更適合線下。于是又禮貌性的問了一句是小班還是大班課程,她就開始贊美我懂行,說是小班,心理的課程,需要從導師那里獲得能量,所以更適合小班。我就在想,她做的課程,恐怕不僅是心理,更多應該是身心靈。這句就沒問出口。
果然,她接了個電話,應該是在跟她的合伙人聊,聽她們在溝通關于課程體系,發掘老師,以及有關佛教的內容,果然是身心靈,從他們的聊天內容判斷,她們的課程面向的是中年女性,請的老師應該是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可惜老師的名字都沒聽說過。我也不是有意要偷聽,只是她的聲音很大,小小的車廂里,她也沒有躲避不讓我聽的意思。
后來她打完電話,就又聊起了國慶節的安排,她說要帶9歲的兒子去西安看兵馬俑,跟媽媽們聊天,孩子永遠是最有效的話題之一,所以聊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就不用擔心會冷場,媽媽們總是能滔滔不絕。加上我最近正好在為剛上一年級兒子的作業焦頭爛額,畢竟每天晚上到家就要8點,輔導不了作業,大姐也給出了她過來人的建議,一定要讓孩子獨立自主的完成作業,我也覺的是這樣,所以雖然昨天晚上孩子自己做的作業慘不忍睹,我決定今晚上就放手,讓他自己做,結果還不錯。
上了京開高速以后,大姐又接了一個電話,應該是她兒子的,問她幾點回家,好像還纏著她給買條狗,后來她說給兒子答應了,本來節前就要去抱來,但是因為國慶還要出行,所以只好再等幾天,不過小家伙已經等不及了,每天都要問好幾遍。然后大姐以她心理咨詢師的身份一直在跟我聊,聊的話題包括原生家庭,包括今天的爆文,被美國男友扔進精神病院的女子,以及去年她要出差,而老公要晚回家,所以讓她兒子自己在家呆了一個晚上的事情,雖然跟大姐聊的天南地北,但是她并不像之前的北京出租司機侃爺一樣,喋喋不休,知道適可而止,所以聊天的氛圍整體還是很輕松愉快的。
大姐下車的時候,也很貼心,沒讓我多繞路,而是選擇自己走一小段,能為別人著想的人,總是令人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