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獨立思考的孩子?
2016-01-04 教師博覽
立場多,表態多,禁區多,結論多,導致我們的教育留給孩子自由思索的空間極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從哪里做起?
1、一個發人深省的笑話
在一所國際學校里,老師給各國的學生出了一道題:“有誰思考過世界上其他國家糧食緊缺的問題嗎?”學生都說“不知道”。非洲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糧食”;歐洲學生不知道什么叫“緊缺”,美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國家”;中國學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這則讓人笑不起來的“笑話”,的確發人深省。
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把一切事物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從來就沒有想到什么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考慮、去想辦法、去解決、去處理的。當孩子遇上困難時,父母常常不加思索就幫孩子把困難解決了。慢慢地,當孩子再遇上困難時,自己也不愿意思考,就指望父母的幫助。長此以往扼殺了孩子的思考能力,更談不上解決問題的能力了。
2、一個大學老師的抱怨
半年前,有位大學講師抱怨說:現在的學生,真叫人很無語。她曾帶著幾名學生去校外參加社會活動,途中迷路。還以為有這些男孩子在,情況會好些。萬不料這些快20歲的男人,一個個滿臉驚恐,小綿羊一樣的牽著衣角跟在她身后,對一路所走過的路,全然沒有記憶。
她也曾帶過海外生,那些孩子就完全不一樣。海外生非常成熟,跟他們在一起,做為女性,自己始終是被照顧的對象。帶國內生時,感覺自己還要承擔媽媽的職責,心好累。
3、一個美國女孩的故事
有一次,美國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比爾問一個七八歲的女孩:“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女孩很自信地答道:“總統。”全場觀眾嘩然。
比爾做了一個滑稽的吃驚狀,然后問:“那你說說看,為什么美國至今沒有女總統?”女孩想都不用想就回答:“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全場一片笑聲。比爾:“你肯定是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嗎?”女孩不屑地說:“當然肯定。”比爾意味深長地笑笑,對全場觀眾說:“請投她票的男人舉手。”伴隨著笑聲,有不少男人舉手。比爾得意地說:“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女孩不為所動,淡淡地說:“還不到三分之一。”比爾做出不相信的樣子,對觀眾說道:“請在場的所有男人把手舉起來。”言下之意,不舉手的就不是男人,哪個男人“敢”不舉手。在哄堂大笑中,男人們的手一片林立。女孩露出了一絲輕蔑的笑意:“他們不誠實,他們心里并不愿投我的票。”許多人目瞪口呆。然后是一片掌聲,一片驚嘆……
這是一個典型獨立思考的事例,女孩在沒有任何人提示或幫助的情況下,憑借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對主持人的提問作出從容的作答。這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許多中國孩子所欠缺的。
人的思考能力是自己唯一能完全控制的東西,沒有正確的思考,就不會有正確的行動。那些成大事者都養成了勤于思考的習慣,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讓問題成為人生的難題。可以說,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構想和計劃都是出自思考,思考可以支撐起人生。但敏銳的思維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而是需要嚴格的訓練和培養的。所以,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是每一位父母必須牢牢把握的家教關鍵,是諸多教子課題的“重中之重”。
4、一個錯誤的習慣
(從略)
5、為什么我們難以培養獨立思考的孩子
立場多,表態多,禁區多,結論多,甚至還有不能觸碰的論斷。導致了我們的課堂教育,幾無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
孩子們接受固化的結論多了,自然而然也就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人一旦喪失獨立思考能力,就會走向兩個極端。一類是徹底性心智退縮閉鎖,身體已是青年,心智仍是幼嬰,幾無生活自理能力。另一類就是陷入思考匱乏恐慌,于混沌中徒勞掙扎——我就遇到過這種類型的孩子,他們把凡事抬杠頂牛,理所當然的當成獨立思考。覺得我跟你們大家都不一樣,你說東我往西,你追狗我攆雞,這就算是獨立了,就算是獨立思考了。
所以我們在日常交流中,經常會磕磕碰碰。有些人無論你說什么,他都急忙忙叫一句:不對!應該是這樣……可你聽半晌,到底應該是哪樣,他卻是連話都講不明白。只是他們沒有受過正統獨立思考訓練,只能是在瑣碎的細節甚至是文字的措辭乃至排列組合上執拗。
那么,真正的獨立思考是個什么情形?又應該如何訓練呢?
6、培養獨立思考的方法
要養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大致需要五個步驟:
第一步,尊重事實,拋棄成見
這意味著你首先能夠區別事實與結論,區分陳述與觀點。美國有些小學校,從小學生開始就進行這種教育。而我們,則需要養成這個習慣,否則無以進入下一步。
第二步:定義好自己的問題
老實說,這幾乎是中國人所面對的最大的坎,現實中,許多人說話完全是無厘頭風格,多半情形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面對的問題是什么,不知道沒關系,受過獨立思考訓練的人,也仍然許多人在這里懵懂困惑。只要記住從你的問題表述中,去掉情緒化,讓問題具體而明確,大致就能過這關了。
第三步:在假設邊界下思考
有些專家會建議采用圖表式,餅圖柱形圖什么的。因為許多人所面對的問題,根本不是大腦能夠轉過來的。但多數國人沒有動筆紙的習慣,沒有也不要緊,不妨先沿著前兩步這么往下走,走來走去,一旦養成良性思考的習慣,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手中不知何時多出支筆來。
第四步:找反例推證
到了第三步已經有結論,那就在這里先否定它,任何結論都可以否定的,你只需要反面的材料證據。最后是正反兩方面的資料比對。到這時你會發現,人世間咸少有絕對一面倒的事情,但只有對雙方的利弊做過全面性的斟酌,你才有可能找到利最大而弊最小的人生方案。
第五步:團隊討論
當然你沒有小組,但狐朋狗友總能找到幾個。跟他們聊聊天,這時因為你做過充分的思考,問題表述時清晰明確,不至于讓自己成為哼哼唧唧的負面情緒傾泄罐,不至于惹人嫌。也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朋友們隨口提出的一些建議,才能并入你的思維中,修正甚至顛覆你原有的想法,然后再慢慢的做出合乎你切身利益的選擇。
(原載公眾微信號“邏輯學”)
【延伸】
《教師博覽》能為老師們做什么?
【喜訊】
現在可以通過微信支付訂閱2016年《教師博覽》和《江西教育》雜志了!請進微信小店【博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