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閱讀其實并不難,需要你進行自我提問,自我解答。如果將這樣的方式演變一下,就實現(xiàn)了知識的相連,也就是萬物相連。
- 什么是深度閱讀?
- 如何做到深度閱讀?
- 從深度閱讀到萬物相連
什么是深度閱讀?
談到閱讀,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自己能夠?qū)㈤喿x過的書籍倒背如流。如果你草草讀過一本書,看完就忘,我們稱為淺閱讀。百度百科是這樣定義的
“淺閱讀”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松甚至娛樂性為目的的閱讀形式
如果能將此書/文章與已讀過的知識、觀點相關(guān)聯(lián)、理解,稱為深度閱讀。
它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閱讀的時候會更加輕松,猶如在哪見過,你想過此觀點。同時,也會擴充你的觀點,讓你基于閱讀的文章的觀點與你已讀的文章的觀點相結(jié)合,得到一個新的觀點。法力無邊~
如何做到深度閱讀?
聯(lián)想是基礎。把你現(xiàn)有的知識與你要讀的知識進行連接、對比。以已有的知識來消滅未知的知識,當然,你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否則這很難進行下去,也會減慢你閱讀的速度。
未知的知識可以分為三種
1.完全可以理解,算是已知知識
既然完全可以理解,那么應該沒什么難度。一般總結(jié)一下大致理論點就可以,或算是多了一個觀點。
2.需要一定的知識才能理解
有一定難度,但還是可以理解的,是最容易忘記,也是最需要進行深度閱讀的。在這種狀態(tài)一定伴隨著你的新奇、激動,發(fā)現(xiàn)自己很厲害,居然能看懂這些知識,或者覺得這些知識真的很有用。為什么?因為你曾經(jīng)想到過,你曾經(jīng)偶然有過類似的想法,或者你剛剛理解到這其中原來是這樣的。
我們拿閱讀一本書來舉例子,你可以做如下思考
- 此書能給我?guī)硎裁矗?/li>
- 此書會從什么角度來寫呢?
看到目錄你可以再做如下思考
- 標題暗示著內(nèi)容大概會是什么,如果自己寫會寫些什么?
看到具體的某一章節(jié),你也許需要思考的更多
- 理論觀點從不同角度會發(fā)生什么?你已經(jīng)運用過類似的理論做過什么?如果你看過類似的理論與此理論有什么差異?等等等
- 例子,一定要基于理論來理解例子,不要通過例子來理解理論,這樣做會狹隘你的思想。如果你覺得這樣容易理解,那么你可以嘗試一下做法,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先理解。然后舉一個相近類型,但可以運用此理論的例子。再舉更多完全不同類型,差異很大的例子來運用此理論,最好要將理論說通,如果說不同,就有可能是你理解的有誤,或者沒有完全理解。
看到不同章節(jié),你也應該對比思考
- 我之前做的假設在這章里發(fā)生錯誤了嘛?為什么?
- 如果這章與之前、與我已有的知識有差異,我哪里理解錯了?
- 等等
看完此書,你的思考并未停止
- 此時,你應該改變了一下你原來的觀念,為什么?以后應該避免什么?
- 基于已有觀念、理論你還可以想到些什么?
如果你運用以上方式思考,也許你的深度閱讀會不那么難。
3.完全無法理解
這需要花費你大量的時間,比如以主題閱讀為基礎,找其他相關(guān)書籍來進行理解,達到第二種。這里不深入討論,可以查閱主題閱讀,或者閱讀《如何閱讀一本書》。
從深度閱讀到萬物相連
深度閱讀最重要的是聯(lián)想與連接,用已有的知識去連接未知的知識,聯(lián)想可能的知識。那么萬物相連同樣也需要聯(lián)想與連接,而且非常重要。首選我闡述我的觀點,再做解釋。理論上講,絕大多數(shù)知識、觀點、技能等是可以連接互通的。
我們從三個方面來闡述萬物相連
- 什么是萬物相連?
- 如何做到萬物相連?
- 萬物相連的總結(jié)
1.什么是萬物相連?
用以有來連接未知,包含知識、觀點、技能等。
2.如何做到萬物相連?
將已有的多種知識進行高度抽象,再相互結(jié)合,演變出來新的知識不斷的進行對比、匹配你需要理解知識的抽象,以求達到一個相近的程度。如果你理解這句話,是不是發(fā)現(xiàn)和深度閱讀的觀點非常相近?那么,我們現(xiàn)在來解釋一下。
多種知識的高度抽象再相互結(jié)合
簡單來說就是抽象到理論高度,對你所看過的書籍、知識、案例、所見所聞、所有的一切進行抽象到理論,試圖從中找出規(guī)律,找出多個理論點解釋他們,讓他們有關(guān)聯(lián),有共性。注意是相互錯亂結(jié)合,就是有N種可能哦~
演變新知識對比、匹配
此時你的大腦就類似于機器學習不斷的用你已有知識的抽象試圖去解釋未知的知識,此時你已有知識可以是非常凌亂的,可以是非常有序的,但是在對比、匹配時他們是可以被打亂,可以線性匹配,也可以從任意角度、任意點進行對比匹配,只要他們大致相近即可。
萬物相連的總結(jié)
萬物相連的確是比較抽象的,比較難理解,它需要你不斷的進行抽象、思考事物的共性并不斷的演化出新的理論。同時,它也有利弊,它可以讓你更加輕松的理解新知識、新技能,同樣你如果知識欠缺,理解能力不夠,聯(lián)想、連接能力不夠,都會導致你相連的效率,甚至你的整個認知都是錯誤的。它需要你去注意觀察任何事、任何行為,多思考、多抽象。也許你本身就有一顆好奇心來看這個世界會容易做到萬物相連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