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于選擇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時空對話]
老子一直試圖揭開道的神秘面紗,但是發現費盡千辛萬苦、排除萬千困難、絞盡腦汁、翻遍資料、就是上網百度、借助什么云計算、開動超級大型計算機進行大數據運算等等方法,統統都無法讓道現出原形。
老子無奈地發現,道的廬山真面目,可能對于人類來說是永遠也不可能看到了,但是老子發現可以間接獲知道的存在和規律特性。
就像上一章,老子可以通過觀察天和地來獲知道的規律。通過大量的篩選,老子發現了一樣東西幾乎就可以代表道。研究它就幾乎可以了解道的全部秘密。
老子如獲至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因為這個東西太普通太常見了,幾乎滿世界到處都有,人人必須都有、活著的每一個人都每時每刻離不開它。
對啦!這個東西就是——水!
水幾乎就是道的化身!我們的身體里就含有大量的水,我們吃喝、刷牙洗臉、刷鍋洗碗、澆花種地等等處處離不開水。地球上的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就占了地球表面的71%左右。
我們的生命就是在水中孕育的。
于是老子就分析研究了水的特性,發現:水善于滋潤養育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水的形態可以轉化為液態、氣態、固態但是水的根本屬性不會改變,并且水也不會被消滅、水會永恒地存在,水無論怎么被玷污都不會改變其水的本色,都可以被提純再利用。
人應當向道學習,換句話說可以間接地向道的化身水學習,所以老子認為人應當像水表現出的美德那樣去做。
就是要一切向善,選擇善的居住環境(生態友好的宜居環境),胸懷無窮無盡的善良(不要有壞心眼),待人善于真誠、有仁愛之心,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當個好領導),處事能夠善于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
所以最善的人,就是具有水的美德的人,簡單一點說就是:真正善的人,就是多干于己于人于國家有利的好事,并且不去爭搶利益,這樣的善人還能會出現什么過失嗎?這樣的人一定是一個得了道的善良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