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來聚焦,教育技巧細探討;
培訓專家井校長,現身說法最高效。
——2022年10月商丘小語網絡教研(二)群視頻講座
2022年10月22日晚上7:30,商丘小語第454期網絡教研活動又一次準時拉開了序幕。主持人丁麗老師做了簡短開場:“一陣西風,一場秋雨,少了酷熱,多了涼意,我們已感受到了秋天的氣息,那么我們的教研也伴隨著秋天的涼爽如約而至。在這秋意濃濃的十月,因為疫情無數次無情的襲來,再次打亂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疫情期間人間有愛。商丘小語網絡教研群讓熱愛學習熱愛語文的心,永遠聚在一起。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停課不停學,教研不降質。疫情無情,教研暖心。今晚我們再次相聚在商丘小語網絡教研組,開始我們秋天里的第二次交流研討之旅”。今天來自夏邑縣第一小學的井鳳蘭老師做專題講座——《聚焦幼小銜接探討教育技巧》。
井鳳蘭,夏邑縣第一小學副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優質課教師,河南省優秀班主任,河南省骨干教師,商丘名師,商丘市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現為夏邑小語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夏邑縣劉青名班主任工作室核心成員,夏邑縣教師進修學校特聘講師。所帶班級榮獲河南省文明班集體,商丘市優秀少先隊集體等榮譽,本人多次受邀到鄭州、信陽、鶴壁、平頂山等地做分享與交流。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井老師講座一開始借用劉禹錫的《秋詞》里的詩句,盛贊了自己和大家喜歡的金秋十月。在這個秋日微寒的夜晚,井老師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討教育的話題,共同成長。作為雙重身份的老師和家長,我們都需要學習和探索教育的規律和技巧,才能更好的培育我們的教育對象。
井老師現身說法,從自家的兩個龍鳳胎孩子說起,他們都已經長大并參加工作了。兩個孩子陽光、善良,做事執著,作為媽媽很為他們驕傲。兩個孩子成長的很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基礎打的很牢固,才有了后來學習的一路綠燈。這個基礎就是“幼小銜接”。他們都在幼兒園里養成了各種好習慣,并順利升入一年級。就是因為擁有了這些好習慣,整個小學階段,輕松收獲了學習的快樂。
從那個時候,井老師開始研究幼小銜接。做好幼小銜接,既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能教育好班級的孩子,真是一舉兩得。她了解到《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這份文件對幼小雙向銜接做了具體的要求,提出了主要舉措。
基本原則的第一條就是堅持兒童為本。我們要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尊重兒童的原有經驗和發展差異,關注兒童發展的整體性,幫助兒童做好身心全面準備,關注兒童發展的可持續性,讓兒童擁有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兒童,以兒童為本是我們教育的主旋律。第二就是堅持雙向銜接。我們一定要強化銜接意識,注重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兒童順利過渡。第三就是堅持系統推進。我們還要整合多方教育資源,幼兒園和小學統籌聯動,家、園、校共育。第四就是堅持規范管理。這是教育主管部門的主要任務,他們要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加大治理力度,促進幼小銜接順利開展。
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及教育行為要有明顯的轉變,加快幼小協同的有效機制的建立,促進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態的形成,我們的重點任務是什么?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及教育行為要有明顯的轉變,加快幼小協同的有效機制的建立,促進科學銜接的教育生態的形成,我們的重點任務是什么呢?
重點任務的第一點就是改變銜接意識薄弱。一定要改變的是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分離的狀況,建立幼小協同合作機制,為兒童搭建從幼兒園到小學過渡的階梯,推動雙向銜接。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超標教學、超前學習的狀況。規范學校和校外培訓機構和教育教學行為,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各種能力。第三就是改變銜接機制不建全的狀況。建立行政推動教科研,支持教育機構和家長共同參與的機制,整合多方資源,有效的銜接。
井老師認為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一是孩子注意力的培養。二是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培養。三是時間觀念,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的培養。四是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五是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的培養。
????????一年級學生處于語文學習的起始階段,他們年齡小,寫字的姿勢尚未定型,可塑性較強,在寫字習慣的養成上,我們老師應該關注細節,從細微處作文章,低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模仿性,這就對我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
?
?
?
?
閱讀習慣靠培養,
教師示范好榜樣;
幸福教室讀書吧,
家庭閱讀培土壤。
孩子問題自家庭,
家長學習無止境;
家校溝通不間斷,
快樂成長伴我行!
家校溝通方法全,
對面交流手機談;
書信溝通家長會,
和諧相處每一天。
井老師有一句座右銘,以前一直壓在她辦公桌的下面,時刻提醒她自己如何做好老師。這句話是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吉諾特博士的話。“身為老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靈感的媒介,我能叫人丟臉,也能叫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老師們,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是孩子,這個世界上最純真,最善良,最不可辜負的便是孩子們了,我們做教育的,真的是憑著一顆良心教書,遇到困難了,出現問題題了,換個角度想一想,換位思考一下,或許就會通了。理通則氣順,我們的教學生活也就會變得越來越和諧了”。最后我還想告訴老師們,工作固然重要,但身體健康更重要,學會勞逸結合,用心教書,而不是要用命教書,做一個愛自己也愛工作的會生活的人。 ? ?
主持人丁麗老師非常感謝井老師帶來的精彩講座,理論雖然不是那么高大上,但是實操卻是接地氣。教育技巧和教育智慧銘記于心,指導我們快樂前行,真可謂是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