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貓神教,一統江湖,那是遲早的事。其實,貓毒盛行并不是互聯網時代的專利。從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士、名流權貴匍匐在萌萌的貓爪之下,甘為貓奴,數不勝數。比方說以下這些,他們的愛貓行為,著實令人感動。
作為美國人民心目中最偉大總統之一的 亞伯拉罕.林肯 是一位重度吸貓成癮者。在他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之后,林肯把家里的狗子留在老家春田鎮看祖屋,自己則帶著貓咪們浩浩蕩蕩入駐白宮。在繁忙的政務之外,林肯“唯一的”業余愛好就是擼貓。總統先生最喜歡的莫過于一只名叫Tabby的喵,林肯不但開會帶著它,連國宴也讓它參加。有一次宴會上,林肯興頭一上來了,居然在宴席上用勺子給Tabby喂食,第一夫人都看不下去了,輕聲抱怨說這不太好吧。林肯滿不在乎,爆出一口金句再次震驚了所有人:“這金勺子詹姆斯·布坎南(第十五任美國總統)能用,我家Tabby憑啥不能用?!”
實在很難把這個叼著大煙斗的 丘吉爾 和軟萌的貓聯系起來。要知道,丘吉爾據說是人類歷史上抽雪茄最多的人,一生抽了近 3000 公斤的雪茄,但就是這個大煙鬼愛貓愛得不行。
丘吉爾吸貓非常徹底,曾經有報道說,丘吉爾看人是這樣看:如果喜歡狗,就給他加 5 分,如果喜歡貓,那么就要給他加 20 分。在老爺子心中,喜歡貓的人大概更高級一點?
當時人們這樣形容丘吉爾:丘吉爾先生非常愛貓,甚至到了見到貓咪就走不動路的地步。
另外,丘吉爾晚年有個習慣,就是必須和貓一起吃飯,如果飯點到了貓不在,就讓人把貓找回來,然后再開飯。我腦補了下丘吉爾和貓一起吃飯的樣子,大概是這樣的:
和丘吉爾貓貓相吸的還有偉大的無產階級領袖 列寧 ——管你開不開會,我就是要擼貓。在蘇聯的歷史資料里,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
海明威 養的第一只貓名叫“雪球”,是海明威的好友斯坦利送給他的,雪球有六個腳趾――水手中間有一種說法,出海時帶上六趾貓,會給自己帶來好運。如今,在海明威故居悠閑度日的70多只貓里,有一半是六趾貓,它們是雪球的后代,后來,人們也將六趾貓稱為“海明威貓”。
8年之后,海明威開槍自殺。海明威的遺言是:“晚安,我的小貓。”
日本作家 三島由紀夫 非常喜歡貓。他曾在文章中描述過貓咪的個性:“我很喜歡那個憂郁的動物。它們不會表演技藝,并非它們學不會,而是它們認為那種事很愚蠢。它們那種有點賣弄小聰明又愛耍脾氣的表情,排列整齊的牙齒,冷酷的諂媚,我真的喜歡得無以名狀”。
赫爾曼·黑塞 曾在《荒原狼》中這樣寫道:“你仔細看看動物,一只貓,一只狗,一只鳥,或者動物園里哪個龐然大物,美洲獅或長頸鹿,你會看到,它們一個個都那樣自然,沒有一個動物發窘,它們都不會手足無措,它們不想奉承你,吸引你,它們不做戲。它們顯露的是本來面貌,就像草木山石,日月星辰。”
下面給大家帶來一組名人與他們的貓咪的老照片,都是幾十年前的,看起來很有歷史感。
陸游 :擼貓和愛國,二者可兼得!大家都背過著名詩人陸游的詩吧,特別是這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這首詩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雖然身在村里床榻上,但心中扔不忘報效國家。但是,你知道這首詩的上半段嗎?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啊,外面狂風暴雨的真可怕,家里多暖和啊,我和貓貓才不要出門呢!”
錢鐘書 住在清華的時候,養了一只很懂事的小貓,叫花花兒。他的鄰居是建筑學家林徽因,也養貓。起初兩家相安無事,井水不犯河水,可是后來卻鬧得很僵。原因是林徽因的貓很強勢,經常把花花兒打的灰頭土臉,有時甚至會追到錢家欺負花花兒。
錢鐘書思來想去咽不下這口氣,決定幫花花兒出頭。他準備了一支長竹竿,放在家門口,如果聽見花花兒在外面慘叫,就從家里沖出去幫忙打架。當時還是冬天,但是不管外面的天氣多冷,錢鐘書都會迅速從被窩里竄出去。
畫家徐悲鴻以擅長畫馬聞名天下,但是他一輩子畫的最多卻不是馬,而是貓。他十分喜歡貓,所以筆下的貓嬌敏機靈,往往凝聚貓的瞬間神情,頗具動態。在贈呂恩女士《貓》時,徐悲鴻幽默地自詡:"人家都說我的馬好,其實我的貓比馬畫得好。"
人民作家老舍喜歡養貓,基本上住到哪里就把貓養到哪里,還特別喜歡寫貓,關于貓的作品多如牛毛。住在濟南時,他寫《貓城記》;旅居倫敦時,他寫《英國人與貓狗》;住在重慶時,他寫《多鼠齋雜談·貓的早餐》;解放后,老舍住在北京丹柿小院,養貓寫貓就更多了,其中散文《貓》還入選了小學語文課本。
還有一件趣事,有一次老舍先生家的貓咪丟了,他還寫了一則尋貓啟事:“舍貓小球昨日情郎同逃,糊涂人有糊涂貓”,是不是又有趣又充滿了對貓咪的愛意。
著名文學家、國學家、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季羨林先生也是愛貓至極。季羨林先生是山東臨清人,精通多國語言,是世界上能讀懂“吐火羅文”的極少數人,被譽為“國寶級”語言大師。
作為在文學領域造詣極高的學者,生平一大愛好便是養貓。季老在北京大學遛貓的畫面曾經是北大校園內最溫馨最獨特的一道風景。
季老的兒子季承回憶:“后來父親養貓的數量越來越多,養貓的數量從一只增加到幾只,最多的時候竟達到八只。”
這些淘人的貓咪,雖然偶爾給季老看書寫作帶來一點麻煩,他卻依然寵著這些貓咪。季老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過自己從小就愛護小動物,跟小動物在一起感覺特別放松,快樂。
季老曾坦言,有時貓咪臥在自己腿上睡著了,雖然雙腿酸痛,卻不忍攪了貓咪的好夢。寧愿強忍酸痛,也要等著貓咪睡醒才起來活動一下。愛貓至此,可見一斑。
馬未都除了喜歡收藏文物,還喜歡養貓。他將貓咪任命為博物館館長,將喵星人與博物館文化結合起來,真是很有創意啊。觀復貓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幸福的貓了,因為它們有一個愛它寵它的馬霸霸。
貓輕而易舉的占領了互聯網,這應該是它們統治人類的第一步。沒有貓的人們在互聯網上云擼貓,有貓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散播貓,形成了一種難以抵抗的貓病毒,這種病毒每天都在微博熱搜里、微信群里、表情包里傳播著,一天不吸貓,血壓會升高,一天不吸貓,渾身受不了… 貓毒簡直比真毒癮還要厲害。拜貓神教,一統江湖,那是遲早的事。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全民萌寵時代,名人養貓當然也是遠勝往昔,比如胡歌家里有5只貓,易烊千璽養了10只,擼貓狂魔劉亦菲養了一院子,后來干脆開了個救助站……
誰說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在貓咪面前,即便境遇千差萬別,我們的身份都一樣——“貓奴”,這是真正的眾生平等。
希望所有的貓咪,都能擁有一個愿意帶自己名垂史冊的“貓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