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看本文的時候,你會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你細心的看下去就會發覺原來有這么多技巧來影響別人的。
我在這里不是說所有的成功者都是騙人的,但,當你向成功者虛心討教時,一般都只會得到一些八歲到八十八歲,由乞丐到李嘉誠都會講的答案。通常他只是告訴你一些他自以為是或自欺欺人的答案,其實他們是無心要害你的,只不過他們沒辦法很清醒的反觀自我,分析出自己最關鍵的成功要訣。隔岸觀火永遠比彼岸觀火更能看到全貌,看別人的缺點是容易過看自己的,分析別人的成功是容易過分析自己的……
天生的頂尖銷售圓
南先生是頂級的銷售員,手段高明,大學畢業后,即在某家大型的家用電器連鎖店作銷售員。他沒有上過任何的銷售課程,更加不會去上什么激勵課程。可是很奇怪,他第一天上班,雖然沒有任何的經驗,卻是生意最好的一位,表現得比銷售老將更加標青。
同事們認為他是一位福星,十位走進店內的客戶,幾乎全都會跟他交易。有那一天他沒來上班,生意量就大為遜色。一個月后,他成為公司的神話,他的業績比全體的銷售員高出兩倍。
數年之后,南先生開始創業,這是他人生的第二份事業。他與朋友合資經營二手車行,股東在銷售二手車上有豐富的經驗。營業初期,資本不大,只有區區二十輛車。第二個月,奇跡發生了,單單是南先生所經手出售的汽車就占了十六輛!
雖然南先生只有一個月經驗,但是功夫了得,想要賣車的人,一定被他說服,并且殺得片甲不留;想買車的人,很少異議,往往都是由他成交。他的股東,形容他是喬.吉拉德(JOE GIRARD)第二。
當有人問他的成功秘訣,他說:「熱誠、熱誠、熱誠。」第一個熱誠是對產品的熱誠;第二個是要對事業的熱誠;第三個是要對客戶的熱誠。
南先生教育員工,也是對他們說:對產品的熱誠,對事業的熱誠,對客戶的熱誠,可是,偏偏只有他做得到,連他的股東都無法做到,當員工問:「甚么是熱誠?」
「熱誠就是要愛……。」
「我也是很愛他們,很愛我的事業啊……」
「你要發自內心去愛。」
其實員工們常常聽到他在背后罵麻煩的客戶,他根本不是發自內心去愛……。
有愛,有熱誠就可以成功嗎?那么,你很愛某位美女,對她充滿熱誠,但是,她不愛你,她有男朋友,你可以成功追求到她嗎?如果是這么簡單,世上就沒有失戀、苦戀、暗戀、單戀這回事!
富不過三代
黃先生是生意人,也是發明家,他有創意、具膽色,二十多年前是大型訓練狗場的名人。后來,眼光獨到,開了許多大型的桌球中心。賺大錢后,即收手不干,風潮過后,他已將桌球中心賣得清光,大賺特賺。黃先生做生意,最厲害的手段是:任何新的風潮,他都能夠做到香港人所說的:「先飲頭啖湯」,大賺一筆后,即刻見好就收,迅速離場。
他憑著「先飲頭啖湯」所賺取的金錢,足以成為千萬以上的富豪。富甲一方后,又發明一種車用神奇油,風行一時。他教給孩子的獨門秘方就是:果斷!
問題是,孩子問父親:「什么是果斷?」父親無法教得明明白白,只懂得不斷強調果斷的重要性。最后,孩子因為由果斷變成匹夫之勇。失敗之后,問父親:「做生意果斷比較好呢?還是三思而后行比較好?」黃先生用廣東話說:「你唔系果斷,你系叫做--無腦!」
孩子用廣東話回敬:「乜都你講曬‥‥。」
有錢人最怕的事,就是「富不過三代」!黃先生把生意交給自己的下一代,就發生富不過兩代的慘劇。
這兩位強者的成功秘訣:是熱誠與果斷。你學到了什么?
我告訴你,他們的成功秘訣絕對不是熱誠和果斷!
七十年代,我們的前輩告訴我們:學習一份手藝,不會餓死。但是活在信息發達的大時代,這套理論行得通嗎?
在很久以前,你有很差的表現,曾得到很差的結果,這叫做報應!可是,在今天,你不只是有很差的結果,而是有很慘的結果!
在很久以前,你有普通的表現,會得到普通的結果;但是,在今天,你不會有普通的結果,而是有很差的結果。
在很久以前,你有很好的表現,會得到很好的結果。但是,在今天,你只會有普通的結果。因為現在已經進入非常競爭的年代,現代的競爭比起以前,完全不一樣。如果在現在,要拿到很好的結果,就一定要有非常好、加倍好的表現!
譬如:在奧運會的一百米短跑,跑第三名的只是得到銅牌;第二名的,可以得到銀牌;第一名的選手,不但是得到金牌,他們還會得到很多廣告的贊助,所得到的成果,與第二名或第二名的選手,相距很大。可是,第一名的選手,與第二名的選手,他們的速度只是相差零點零一秒,只是這非常微小的分別,他們的際遇是完全的不一樣。
贏家很瀟灑的說勝利不是的一切,輸家被逼相信勝利不是一切。
也許,你會覺得:在這種殘酷無情的競爭下很不公平。然而,正是在這么不公平的世界里,你我這種普通的人,才有無限的機會創造奇跡!
一名銷售員,每一天都很勤勞,充滿熱誠就可以成功嗎?可是,每一次遇到銷售員來向你兜售產品,對方還沒有開口,就已經嘗到你的閉門羹,那么,他怎樣用熱誠來感動你?這種慘況,每天都在上演,十年前一樣,十年后也是一樣。這些方法,沒有效,依然有人在用,熱誠、果斷,這種陳腔濫調,說了一百年,還是這樣說。
這個世界最不公平的是,老千騙人的手法,騙過一千人,報紙刊登了,許多人知道了,但是,依然有人不斷受騙。難道,做老千的人是充滿熱誠的嗎?
絕對不!我們不是對老千歌功頌德,而是說出真相:老千所有騙人的技巧,是經過有系統的學,然后才是有系統的運用。如何出手是手段,何時出招是智慧,誰是他的客戶,誰不是他的客戶,他們都有一套方法來過濾。
如果,堂堂正正的生意人不能像他們一樣,有系統的學有系統的運用,如何出手,何時出招,用一套方法來過濾:誰是他的客戶,誰不是他的客戶,那么,他豈非連老千都不如?
很久以前的人認為:成功者是以擁有什么成果來計算;二十一世紀,信息發達的今天,不是你擁有什么就足夠,更加重要的是你知道什么,你是否能夠很有系統的學、很有系統的運用,在激烈的競爭中,知道何時出招,如何出手?
你有沒有知道了什么,是你的競爭對手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