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是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這部長篇小說共50余萬字,時間跨度長達半個世紀。
該小說以陜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展現出一幅20世紀上半葉中國農村社會形象的歷史畫卷。
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該小說也被改編成同名電影、電視劇、話劇、舞劇、秦腔等多種藝術形式。
如今陳忠實先生雖然已千古,但《白鹿原》將永遠在文學的長河里熠熠發光!
《白鹿原》經典摘錄
1. 朋友之交,宜得刪繁就簡。
2. 世上有許多事,盡管看得清清楚楚,卻不能說出口來。有的事看見了認準了,必須說出來;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說。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須說,什么事不能說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3. 人往往就是這樣,一個人的時候是一種樣子,好多人聚到一起時完全變成另外一種樣子。
4. 好好活著!活著就要記住,人生最痛苦最絕望的那一刻是最難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結束的最后一刻;熬過去掙過去就會開始一個重要的轉折開始一個新的輝煌歷程;心軟一下熬不過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5. 人是個賤蟲。一天到晚坐著渾身不自在,吃飯不香,睡覺不實,總覺得慌惺兮兮。人一干活,吃飯香了,睡覺也踏實了,覺得皇帝都不怯了。
6. 世事你不經它,你就摸不準它。世事就倆字:福禍。倆字半邊一樣,半邊不一樣,就是說,倆字相互牽連著。就好比籮面的籮筐,咣當搖過去是福,咣當搖過來就是禍。
7. 所以說你么得明白,凡遇好事的時光甭張狂,張狂過了頭后邊就有禍事;凡遇到禍事的時光也甭亂套,忍著受著,哪怕咬著牙也得忍著受著,忍過了受過了好事跟著就來了。
8. 讀書原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盜名欺世;你(黑娃)把念過的書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讀多了反而累人。
9. 能享福也能受罪,能人前也能人后,能站起也能圪蹴得下,才活得坦然,要不就只有碰死到墻上一條路可行了。
10. 我一生沒做過見不得人的事。凡是怕人知道的事就不該做,應該做的事就不怕人知道,甚或知道的人越多越顯得這事該做……你倆記住這個分寸。
11. 世間一切佳果珍饈都經不得牙齒的反復咀嚼,咀嚼到后來就連什么味兒也沒有了;只有圣賢的書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樣一句話,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體味和新的領悟,不僅不覺得味嘗己盡反而覺得味道深遠;好飯耐不得三頓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書卻經得住一輩子讀。
12. 自信平生無愧事,死后方敢對青天。
13. 凡人們絕對信服圣人的圣言,但是卻不真心實意的施行,這并不是圣人的悲劇,而是凡人永遠也成不了圣人的緣故。
14. 世上有很多事,盡管看的清清楚楚,卻不能說出口來。有的事看見了認準了,必須說出來;有的事至死也不能說。能把握住什么事必須說,什么事不能說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15. 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一個行動遲緩的老人凝滯不前。
16. 已是秋末冬初,白日短促到巧媳婦難做三頓飯的季節。
17. 田野已經改換過另一種姿容,斑斕駁雜的秋天的色彩像羽毛一樣脫光褪盡蕩然無存了,河川里呈現出一種喧鬧之后的沉靜。
18. 白嘉軒只顧瞅著犁頭前進的地皮,黃褐色的泥土在腳下翻卷,新鮮的濕土氣息從犁鏵底下泛漫潮溢起來,滋潤著空乏焦灼的胸膛,他聽見自己胳膊腿上的骨節咯吧咯吧扭響的聲音。他悠然吆喝著簡潔的詞譴犍牛的詞令,倒像是一種舒心悅意的抒情。他一直犁到棉田的盡頭掉過犁頭,背著霞光朝東頭翻犁過來的時候,吼起了秦腔……
(選自現當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