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小伙伴表示,興沖沖的擠進電影院,為了在大熒幕上一睹卷福的風采,結束后卻對本片滿滿的槽點??床欢潜容^多的反應,其次覺得故事太弱,推理過程漏洞百出,鏡頭切換的太凌亂。筆者就站在偽夏洛特粉的角度,來說說自己的觀點吧。
作為一個偽粉,自然沒有那些大神對整套三季的神劇如此反復的看過,我基本都是一遍過,還有兩次不小心睡著的經歷。但也明白,這部《恐怖新娘》的定位是“圣誕特輯”。愛追英劇的小伙伴們應該對圣誕特輯不陌生,《唐頓莊園》、《鏡像》等都出過圣誕特輯?!渡裉较穆逄亍返牡谌竞烷_春即將投入拍攝的第四季之間間隔時間比較長,故此這個圣誕特輯本身的作用就是承上啟下。選擇在影院播放,不等于它就是一部電影,所以在其他國家上映的時間也并不長。主要針對的觀眾,也是正劇《神探夏洛特》的死忠粉們。如果從來沒有入過坑,當做一部單獨的電影來看,真的是一頭霧水。
進入《恐怖新娘》里來看,為什么會和《盜夢空間》相提并論,可能是夏洛特的數次進進出出的夢境。作為第三季的結尾,夏洛特應該還沒從莫里亞蒂Moriarty是否已死的噩夢中脫離出來,看過劇集的觀眾必然知道,莫里亞蒂簡直是wuli卷福的克星。在這個背景知識下,再去看夏洛特夢中所要破解的案子,或許就清晰一些。吞槍自殺的新娘的死法,和莫里亞蒂如出一轍,夏洛特需要知道的是,到底這樣的吞槍自殺能不能制造出一個假象。故此在飛機上磕了藥的夏洛特,一下子就回到了十九世紀。而影片也是從這里開始的,這就導致很多觀眾的迷茫,到底夏洛特是現代的那位卷福,還是和《大偵探福爾摩斯》神合體了?
恐怖新娘的劇情推進其實不復雜,劇組順便也把各種向原著致敬的細節(jié)穿插進去了,而比較燒腦的部分是莫里亞蒂再現以及因為飛機震蕩被扯回現代的場景的切換。這同時也解釋了為什么在新娘案里有些設計有其不合理性,例如吞槍自殺真的可以做到噴血和換尸體就被隱瞞下來的可能性嗎?只不過是夏洛特對莫里亞蒂的死是否為偽裝的一種假設而已。又例如在停尸房夏洛特說“他回來了”而不是“她回來了”,墻上出現的miss me的血字等。這一切不過是夏洛特在夢境中的建構,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擺脫心魔莫里亞蒂。
為什么夏洛特對莫里亞蒂念念不忘,除了莫里亞蒂是夏洛特的勁敵外,他們之間有一個共同點——都有邊緣性人格障礙。這點在《恐怖新娘》中,夏洛特親口承認了。
什么是人格障礙
DSM-IV-TR將人格障礙定義為關于內在經歷和行為的某種持久模式,它明顯違背了個體所處文化的預期,是彌散的、不容易改變的,開始于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長時間內是穩(wěn)定的,會引起憂慮或削弱。因此,這種障礙具有穩(wěn)定的特質。再次援引DSM-IV-TR的話來說,人格特質是感知、涉及和思考廣泛的社會和個人背景下所展現的環(huán)境和自我的持久模式。只有當人格特質變得頑固、適應不良以及引起顯著的機能性削弱或主觀憂慮時,它們才構成人格障礙。由于人格障礙如此普遍并且持續(xù)時間如此之長,患有這些障礙的人可能會覺得他們的問題是無法治愈的,他們就是這樣的。
貫穿整個《神探夏洛特》劇集,我們都可以發(fā)現,夏洛特并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雖然智商高的嚇人,情商卻低的逆天,總在不合時宜的時候用他那套推理方式觀察和揭穿每一個人從他眼前過的人。另外在親密關系的建立上也很糟糕,并且始終不理解華生為什么要去結婚。在《恐怖新娘》中,當Carmichael夫人描繪了見鬼的場景,并且夏洛特和華生也在現場看到后,夏洛特表現出的是異于常人的冷靜。他的恐懼感仿佛不存在一般,可以永遠只被理智所支配。這也同時反映出在常人都會具備的同理心這一塊,他是嚴重缺失的。他沒辦法去設身處地的替別人著想,感受其他人的情緒。
莫里亞蒂也是重度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這類人物歷史上并不少見,影視作品里也有非常多的表現??死锼雇? 斯特里克蘭,美國人,1967年生,7歲時就表現為說謊成性,經常偷妹妹的東西。這類人都非常善于偽裝自己,克里斯汀表現的很甜美,但深入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控制欲和報復心極強。成年后她在馬塞諸塞州的一家醫(yī)院做護士,她負責的病房死亡率急劇上升。21歲成婚后,她甚至在家中對丈夫下毒,導致他心率過速。23歲離婚后,她和一名醫(yī)院的已婚保安勾搭上,并在一次電話聊天中承認自己殺死了病人。1996年警方開始介入調查,發(fā)現了她經常給予病人大量的腎上腺素和胰島素,人們估計因她而死的病人多達40人。真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天使”,又加深了筆者對醫(yī)院的恐懼感。
邊緣性人格障礙的四個核心要素
難以建立穩(wěn)固的自我同一性
不信任
沖動的和自我毀滅性行為
難以控制的憤怒和其他情緒
就象美劇《漢尼拔》第三季中所表現的,已經逃到意大利的漢尼拔教授卻依舊在尋找獵物,并被自己的分析師看穿他是為了把自己的兩個對手吸引過來而如此肆無忌憚。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一般把暴力行為作為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性、毒品、錢等的一種方式,但邊緣型人格障礙者有些是為了暴力而暴力——只是為了享受殺人帶來的快感。在所有的患者中,邊緣型是最常得到診斷的人格障礙之一,而且據說它特別難以治愈,因為邊緣型患者強烈的矛盾心態(tài)會被再次引向治療者。
博學多才的夏洛特想必早就發(fā)現了自己人格上的這個問題,并且成為他自己心中一個不愿被觸及的痛點。而莫里亞蒂的登場,以及其后屢屢暗示他們其實是一類人,引起了夏洛特對自身的擔憂。他當然不希望自己變成一個莫里亞蒂或者漢尼拔這樣的殺人狂魔,但又無法擺脫這一問題的困擾。所以他需要借助毒品來深入自己的潛意識,或者說進入自己的夢境。一方面重演十九世紀恐怖新娘的懸案,一方面探究自己的內心深處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狀態(tài)。
在夏洛特關于恐怖新娘的夢中,時不時出現的莫里亞蒂是夏洛特的人格組成部分,是他最為害怕和恐懼的一部分。很多評論里提到夏洛特進入夢境是為了解決莫里亞蒂之死,而在筆者看來,他更需要解決的是自己的這部分象莫里亞蒂的心魔。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夏洛特一生破解了那么多案子,也經歷過和罪犯面對面的兇險場景,為什么只有莫里亞蒂讓他恨之入骨,同時引起他的萬分痛苦,原因就這里。我們最不能面對的不是別人,而是因別人引起的,不愿面對的那部分自己。
回到本片中,結尾處被大家津津樂道的瀑布那場戲,周圍的布景已經極其簡單,只是一個瀑布。越簡單,也許意味著夏洛特對自己潛意識的層面進入的越深。這個深度已經不需要一個十九世紀的故事做為他和心中“莫里亞蒂”之間的鋪陳了,隔在他和“莫里亞蒂”間的種種防御已經撤走,他必須直面自己的恐懼。此時出現的華生,也并不是真實的華生,同樣是夏洛特的又一個人格部分。通俗來說,如果莫里亞蒂代表惡的話,華生代表了善。筆者認為,雖然夏洛特在劇中自黑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但應該還沒到這個程度。所以他還是可以和人格相對健全的華生建立友誼,并在潛意識中激活了自己人格中類似華生的部分。并在最后,拯救了差一點被“莫里亞蒂”帶下深淵的自己。
在本文結尾,還是想要歡樂一下,讓我們來談談為什么片中會出現一家中文為“馬蹄內翻足”的奇葩店名吧。這家又是什么店呢?
馬蹄內翻足,是一種先天性足部畸形病,英文名叫clubfoot。club可以翻譯成“俱樂部”這個不用我來腦補了,同樣的foot是“腳”。兩個詞合在一起,就是“洗腳俱樂部”,就是我們常見的門口亮粉紅色燈的地方,這下大家都懂了嗎?新娘的丈夫在妻子剛自殺沒多久,就大搖大擺的“洗腳”去了,難怪婦女要揪團教訓這些負心漢了。這年頭,沒點文化,真的是電影都看不懂,夏洛特的神編劇們需要這樣燒腦我等小民嗎?同時筆者也會惡毒的思考一下,中國人尚且不明白,那其他國家包括英國本土人民是否能明白編劇設下的這道謎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