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我,你第一眼是先看到正面還是側面?
聽說,先看到側面的人有同性戀傾向,而先看到正面的人是異性戀。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先看到側面的人比較感性,而先看到正面的人比較理性。
你真的信了?
其實,這個圖和與網絡流傳的同性戀和異性戀、理性和感性沒什么關系。
關鍵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你的第一視點在鼻子,更多覺得是側面;而如果你的第一視點耳朵,更多覺得是正面。
這其實就是首發信息對總體信息的定錨效應。
1
最近過敏性鼻炎犯了,然后伴隨著鼻塞、鼻涕、噴嚏甚至頭痛的「非人類」生活,其實是很不爽的,不過這次最不爽的是,由于擤鼻涕過多,右邊的耳朵似乎出了什么狀況,開始聽不太清楚聲音,而且伴隨著咀嚼、發音時,耳腔內有共鳴的聲音,很不舒服。用手指撓撓吧,也沒啥用,用手使勁擠壓外耳道部位,似乎也沒什么效果。于是,就這樣難受了一個多星期。
可是,這種感覺的確難受,開始懷疑是不是由于擤鼻涕造成了耳道內的炎癥,因為有些感受就如同游泳了以后進水的樣子,時間拖久了,既承受著不明所以的生理之苦,且開始有了心理上的擔憂之擾。
終于還是忍受不了去了醫院,耳鼻喉科醫生用耳道鏡看了一下,點了下頭,我心里尋思著他該說出點讓我頭痛不已、費時費力的治療措施了。結果,他拿出一個吐著絲絲涼風的耳垢吸出器,往我耳朵里一放馬上又拿了出來,說「一個耳垢堵住了,現在你再感覺下」。呃,我忍受了一周之久的難言之隱瞬間就沒有了。
就這么簡單。
可是卻由于我心里確定是有發生了比較棘手的耳朵炎癥,既難受又畏病忌醫,拖了又拖,結果到最后只需要半分鐘的工夫。這也是被常見的病理認識給定錨了。
2
再講一個事兒,這個事一點也不小、而且遍布中國大江南北、縱貫歷史數十年。
它,就是曾經鼎鼎大名的蚊香。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一個很廣的帖子「原來蚊香正確使用方法是這樣……幾十年都搞錯了」,說是的這么一回事兒。
蚊香買到手,還要費勁的分開它,弄不好就會斷掉,然后一半一半地使用蚊香。擦,難道不是么?我也是一直這么用的。畢竟連盒子上的宣傳都是掰開用的。你呢,你呢?但最近有網友發現,原來這么多年自己一直在做無用功,蚊香根本不用分開!因為:燒完一圈,蚊香會自動分離另一圈……
事實上,這還是一項得過大獎的設計,為什么要交叉疊在一起?
一是生產方便,一個圓餅直接切割出來兩個;
二是運輸方便,保證有間隙,途中又不容易斷;
第三也能節省空間,大大降低紙盒的成本;
最最重要的,還是這個設計完全不影響兩半蚊香的使用。
這個秘密,居然直到電蚊香都沒有什么人用了,才讓人知道,為什么,這也恰恰是錨定效應的再現,我們都記住了前面3個功能,尤其是第3個節省空間的功能,卻完全沒有能突破思維的框,想到這個設計的真正意圖。
3
錨定效應,指的是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某處。作為一種心理現象,錨定效應普遍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在考量買東西要花多少錢時,總會容易受到賣家要價的影響。
如何打破錨定效應對我們的影響呢?先給你出一個小試題。
這個問題叫做「登克爾蠟燭問題」。實驗給你提供一盒火柴、一盒圖釘和一根蠟燭,請你想一想各種方法把它們固定在墻上,并且要保證蠟油不會滴到地面上來。
你想到了多少方法?什么方法最好呢?這個問題關系到我們的功能性思維,而限制我們的思維的恰恰有錨定效應,就是我們會被事物原定的意義所限定。
要避免錨定效應,最重要的是:多角度的獨立思考。
再講一個關于垃圾的故事。1974年,美國政府重新翻修了自由女神像之后,留下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政府很苦惱怎么處理。于是就面向社會招標,看看誰愿意來清理一下垃圾。可過了很久都沒人愿意接手,因為美國對垃圾處理的要求十分苛刻,一不小心就會受到當地環保組織的起訴,清理這么大量的垃圾不僅可能賺不到錢,還要搭上不少的麻煩,這實打實就是個燙手山芋。這時候卻有一個法國商人,聽到消息后立刻飛往紐約,拿下了這個合同。當時很多人都嘲笑他,可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商人清理垃圾的時候,并沒有像大家設想的那樣,找一批推土車把垃圾運走。而是組織社會工作者把垃圾進行分類,再把垃圾做成了小自由女神像、鑰匙扣一類的紀念品。結果不到3個月,這些被做成紀念品的廢料,竟然賣出了350萬美元的高價。你看,大伙眼里的破銅爛鐵,在把這些廢物與特定情境重新建立聯系以后,就神奇地發生了情境重構,廢品也變成了高價值商品甚至是藝術品。這就是打破處理垃圾的錨定效應。
4
當我們有了獨立思考以后,還需要注意哪些,可以更好地避免錨定效應的影響?
1、學習用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不要一味依賴自己的第一個想法,看看有沒有其他的選擇。
2、在決策的時刻要試著暫時走出記憶,盡量減少特定或重大事件給思維帶來的影響。
3、在向別人請教前,一定要自己先思考一下問題,不要輕易地被別人的意見左右。
4、懂得集思廣益,尋求不同的意見、方法,讓眾人的大腦打破自己原有的條框束縛。
5、不要簡單地看報道中的前因和結論,對于那些不那么重要的數據,也要注意整理,很可能它恰恰是決定了問題真相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