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不順的人那么多,敢于辭職的沒有幾個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總是發朋友圈抱怨:工作總是平淡無奇,毫無新意,既沒有太多的發展前景,也沒有優厚的薪資待遇,領導昏庸無能,同事勾心斗角,辦公室烏煙瘴氣,如同一潭死水,死氣沉沉,行將就木。
面對著他加特林一般喋喋不休般的抱怨,我就問他,工作情況如此糟糕,為什么還不辭職換個工作?他支支吾吾的說:又找不到什么好的工作,有意向的單位待遇還不如現在這家,去了也不值當,薪資高的單位對人員素質的要求也比較高,自己也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和技能,所以沒有辦法進入自己期望的公司,所以暫時還不能辭職,只能繼續在現在的單位里掙錢,繼續著眼前的茍且。
他說得振振有詞,理直氣壯,我卻聽的有些云霧繚繞,一方面嘴里叫嚷著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一顆不安分的心永遠在躁動,另一方面卻沒有與之匹敵的實力和實實在在的努力,最終卻只能被迫安于現狀,在毫無波瀾的生活中墨守成規,消磨那一點僅存的青春和夢想。
我相信很多人都抱有同樣的想法和心態,一方面抱怨目前從事的工作沒有希望和未來,一方面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擺脫不了現在牢籠般的生活,患得患失,畏首畏尾?,F在的工作如同雞肋一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卻又無可奈何,只能為了讓自己內心坦然而頭腦風暴出一番合理化的理由。
我自己能力不足,還需要歷練才可以獨闖江湖;
我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開支都需要我現在的收入來維持;
我怕萬一跳槽到新的單位還不如現在的工作輕松掙錢多呢!你看那誰不都轉了一圈又回來了嘛。
既想出人頭地,改頭換面,擺脫曾經一成不變的枯燥生活,又怕未知帶來的不確定性和風險,做不到心平氣和的踏實工作,也不能平撫那顆躁動的“進取之心”,每天晚上睡覺時總是告訴自己從明天開始,做一個全新的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第二天醒來后卻依然慵懶的賴在床上安慰自己活在當下,時日尚多,要及時行樂。
既然工作中有那么多的不滿,干嘛還如此患得患失,糾結不停,這樣豈不是自尋煩惱?
2
要么忍,要么滾
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國企員工羨慕騰訊阿里京東那樣的互聯網巨頭,羨慕他們高額的工資和超乎想象的年終獎數額,但是在高額薪水的背后卻是無休止的加班和通宵熬夜,可以說那些拿著高薪的碼農都是在用生命在奮斗。
2017年度加班排行榜,華為第一,騰訊第二,阿里巴巴第三。996的工作時間幾乎已經成為標配。
關于華為加班現象,有一個著名的段子。華為高薪聘請了一位日本專家,專家上任第一天就自我介紹道,我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請大家盡量配合我的工作。說完深深鞠了一躬,三個月后,日本專家辭職了,辭職時說了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不公平的。
外企私企員工卻羨慕國企的工作穩定和朝九晚五的固定作息。國企員工正常情況下不會有如同互聯網一般變態的連續加班,工作時間也相對固定,但是他們需要面對的是相對微薄的收入和相對狹窄的晉升渠道。
所以如果你遇到了變態的領導,或是豬一樣的隊友,當你想要撂挑子不干了的時候,希望你能考慮周到一點,而不是情緒發泄的一時興起。
如果你的的確確討厭自己現在的工作,而又做好了付出沉重代價的心理準備,那么就不要只停留在思想層面,而是要付諸于實踐。
職場上有一句極為赤裸裸的話:要么忍,要么滾。如果暫時走不了,那就埋頭努力提升自己,再把目前工作做好的前提下,利用業余時間想法設法讓自己升值;如果決定要走,那就走的干脆利落,不說是壯士扼腕,也應該是一往無前無怨無悔的離開。
3
社會的殘酷體現在給了一些人與他們的能力不匹配的欲望
有一句話這樣說道:社會的殘酷體現在給了一些人與他們的能力不匹配的欲望。他們總是心比天高,幻想著成為馬云、王健林這般“低調”的成功人士,欲望是有了,但是缺少穩定的努力和付出。電視上看到湯唯用流利的英文和國外友人順暢的交流,舉手投足,一顰一笑間優雅氣質盡顯,于是一時興起立下目標學習英語,英語口語2000句,8000托福詞匯。然而一個月之后,除了滾瓜爛熟的abandon之外,詞匯表越往后翻越是干凈整潔,如同從未被人開墾過的處女地。
你可以對工作不滿,這無可厚非,但是這樣的念頭不能是悄無聲息的沉淪,而應該是于無聲處聽驚雷般新的蓄勢待發。別說自己能力不足,技能不會,不會可以學啊,誰也不是天生就會唐詩三百首的,不要讓懶惰和懈怠成為阻礙你前進的絆腳石。
還記得河北唐山收費站的那位大姐嗎?
隨著政策的改變,政府將地方各個路橋的收費站都給取消了,結果她跑去找領導討說法。
“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
大姐說得振振有詞,里面那句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格外扎心。36歲的確是一個極其尷尬的年齡,青春已經遠去,不惑之年也迫在眉睫,但并不代表沒有翻盤的能力。
再看另外一條新聞,阿里巴巴年薪40萬招聘資深產品體驗師,要求年齡在60歲以上。招聘結束后,首批應聘到崗的10位大爺大媽參加了線下溝通會。其中83歲的清華學霸奶奶是十幾個群的廣場舞意見領袖,62歲的大爺更是直接拿出自己做的PPT,他還有一手熟練操作Photoshop的絕活。
現如今社會發展迅速,日新月異,信息爆炸的背景下,知識更新的速度非常迅速,想要像以前那樣在學生時代就掌握一生所需的知識更是天方夜譚,更何況未來需要的謀生知識和技能也許目前還沒有出現,這就需要我們要有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態度。
年過古稀的大爺大媽尚且還在不斷學習,進行知識迭代,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抱怨,我年齡大了學不會這些東西。
4
別指望在一家單位干到退休了
我們的父母一輩有很多都是在同一家單位工作了一輩子,然而到了我們這一代,這樣的事情將幾乎不可能發生了。
2017年12月28日,萬達網科大部分員工突然收到通知,通知內容大致是:公司要裁員,6000名員工裁至300人,請寫好離職申請。
“今天一早到公司,上級領導就通知要裁員,領導和人力資源部門的人在房間里,把員工一個個單獨叫過去談話,告我我們簽不簽協議都要走人,如果不簽的話,會把合同快遞到家庭地址?!?/p>
看到沒,裁員就是這么冷血殘酷,不管你之前為公司立過什么汗馬功勞,如果有一天不需要你了,照樣會毫不留情的把你一腳踢開。
你也許會說那是私企的方式,我在穩定的國企或者是事業單位上班,不會經歷這樣的浩劫的。拜托,請趕快醒醒,還記得1997年國企下崗潮嗎?
據2000年、2003年的《中國統計年鑒》記載,1995-1997年國有單位職工人數變化不大,分別為10955萬人、10949萬人,10766萬人。但從1998年開始,人數就開始暴跌:1998年,8809萬人;1999年,8336萬人;到2002年,這項數據已經滑落至6924萬人。6年間,國有單位職工減少將近4000萬,其中大部分是因為下崗潮。
遭遇到社會變革,哪怕是曾經被眾人視為鐵飯碗的國企也依然無法保證你不丟掉工作,所以不要再奢望有永遠不倒的公司,永遠長青的行業,和一直不會縮水的薪水。我們必須要具備危機意識,要具備隨時能夠跳槽的能力。
還記得2006年世界杯歇斯底里喊出““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你不是一個人!”的黃健翔嗎?他曾經是央視著名的足球評論解說員,卻因為在2006年世界杯意大利對陣澳大利亞隊最后階段激情忘我的解說而被人指摘,最終他選擇離開央視。但是離開央視之后,他的職業依然風生水起,輾轉于盟鳳凰衛視、樂視體育、ESPN等體育平臺,寫了書,演了電影,辦了新欄目。
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央視,他依然可以很好的生活,因為他具備了隨時跳槽的能力,爐火純青的體育解說水平,詼諧幽默的解說風格、豐富的想象力等都成為了他的核心競爭力,所以到了其他地方,照樣可以呼風喚雨,做出不俗的成績。
《肖生克的救贖》中有句名言:有些鳥兒是永遠關不住的,因為天它們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滿了自由的光輝。
當你擁有了飛翔的能力,就隨時能夠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格拉德維爾在《異類》中說:“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b>
假如你對工作不滿,你不能忍受目前的一切想要離開,請捫心自問:你可以隨時瀟灑的離開嗎?如果可以,那么恭喜你,如果不行,那請我們一起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