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在雪球上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雖然有一部分廣告和標題黨的嫌疑,但文章里還是有一定的可取之處,摘錄整理如下。
定義“保護”
如果中產階級想要“保護”你的財富,注意,這里的保護不是值得資產總額的不變,而是指資產價值和購買力的不變。就好比如果有個社會財富排行榜,如果要你的社會財富排名不下降。你的增長,必須達到每年22%以上。因為這是近30年來,國內的現金貶值速度。
全世界,中國的年輕人工資增長速度很快,年增速很多超過22%,遠超過老人的3%的儲蓄增長率。現在年輕人幾年的收入也許是父輩一輩子的積蓄,所以當代中國的年輕人更有話語權。
底層爬到中產容易,中產爬到富人困難。原因在于,每年22%的通脹(比如,2019年的500萬和2017年的400萬購買力是完全一樣的),存款余額會不斷縮水。
省吃儉用,永遠也跑不贏通脹。靠節省是無法增加資產規模的。
超級富豪靠得是負債(杠桿)來加速放大資產規模。儲蓄 -> 資產 -> 負債,要想辦法盡可能往右邊爬。當然負債杠桿也會同樣放大你的資產損失風險。
如何配置,保持年度資產增速?
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以下是吳軍老師國慶專欄的小結:
- 風險投資、金融衍生品和高價值實物,大部分人不用考慮作為投資;
- 剛需買房,如果沒有能力買房,導致雙方家長都負債累累,不建議買;
- 股票交易考慮那些交易成本極低的指數基金即可,不要瞎炒股。選擇一個歷史商表現得比較好的指數基金投資;
- 年輕人投入80%的錢以指數基金的方式投資到股市,都不算冒風險。留出5%現金之外,其余可以放到國庫券;如果超過55歲,不建議這么高比例的股市;
- 如果股市上漲后,投資比例從原定的7:3上升到8:2,賣掉一部分股票的收益,投入到債券。等到股市下跌的時候可以補倉;
- 提醒大家,當我們遇到好運氣時,一定要感謝上帝,不要感謝我們自己。相反,當股市大跌時,恰恰不是你割肉的時候,這時候,你的債券或者現金就起作用了,你應該買入股票,維持當初設定的股票在投資組合中的比例。
最后,提醒一下自己。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光靠“保護”財富并不牢靠,事業上的努力和成就才是最為重要的。當然,對于資產配置和投資組合可以作為業余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