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因為不服我寫的這個標題來看這篇文章的。嘻嘻,如果是這樣的話,你應該不是“杠精”嘍!
開了個小玩笑。不知道大家對“知識的詛咒”這個詞是熟悉還是陌生呢?到底知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當然你可以去某娘或者某哥里去搜索是它的官方解釋。我對于這個詞的了解第一次就是聽孤獨的閱讀者船長的課。再后來就在一些書中頻繁看到這個詞了。其實一開始是很抵觸的,因為一看到“詛咒”兩個字,內心是很不舒服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有同樣的感覺。因為一說詛咒肯定涉及到的是不好的事情,我們才會詛咒啊。但是知識怎么也可以詛咒呢?
簡單來說,這個詞跟一個實驗有關。科學家把這些人分為兩組,一組打拍子(也就是音樂的節(jié)拍),另一組聽拍子,并猜歌名。當然打拍子的這組肯定打出來的節(jié)奏一般都是很簡單而且耳熟能詳?shù)囊恍┕?jié)奏,就讓另一組人來猜。大家可以猜一下實驗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猜節(jié)拍這一組的猜中率是多少?這個其實也是需要打節(jié)拍的這一組人來回答的問題。我想大多數(shù)人肯定都和這個打節(jié)拍的人猜的結果差不多,至少要50%以上吧。因為節(jié)奏實在是太簡單了,怎么可能猜不對呢?
但是實驗的結果卻大大出乎打節(jié)拍組的預料,準確率幾乎只有2%-3%。其實這個時候知識的詛咒就產生了—也就是這些打節(jié)拍的人真的很搞不懂為啥這么簡單的節(jié)拍,猜的這一方猜不到呢?
當你知道了一件事情以后你就很難想象你不知道這件事情的樣子。這就是知識的詛咒。你被知識詛咒了。其實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不會看到太多太多的例子,學校的老師,本來以為自己講課的內容學生都掌握了,一考試,大部分人都不及格,他不明白為啥這么簡單的題目,同學們都答不上來呢?在家里,父母面對犯錯的孩子,孩子為什么就不能不去做我不允許他做的這些事情呢,不是很早就告訴你這些不應該那些不應該嗎,千說萬說怎么就不知道不應該不做呢?…也就是你說表達出來的某件事情或者說你傳達出來的信息,你很難想象別人怎么就能聽不明白或者說不理解。也就是發(fā)出者和接受者之間存在信息的偏差,這個時候就出現(xiàn)了知識的詛咒。
當我們了解了知識的詛咒以后有什么應用呢?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了解一切就會原諒一切。當你了解了知識的詛咒以后,是不是就會避免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發(fā)火呢,你是不是被詛咒的時候會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呢,我該重新用一種什么樣的方式來重新表達呢?或許我說的確實就是不對呢?…真的會避免很多不必要麻麻,更重要的還會讓你學會去換位思考,你要學著站在對方的角度用他的理解或者他的心態(tài)來重新面對這個問題。當然更重要的還是提升自己的維度和改變自己原來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
所以被知識詛咒并不可怕,可怕的你被詛咒了還不知道,而且還一直處于這種被詛咒中。所以說,多看點書多學點東西一定也沒有壞處,很多的東西一直都存在或者被我們在使用,但是你根本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當你弄明白背后的道理,你會發(fā)現(xiàn),喲,還挺意思。沒錯,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和會思考的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