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腳步不曾停歇,逐夢的少年也依舊還在路上,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喜歡沉浸在昨日的光影中,流連忘返,看著每一位怡和家人的極限特特訓總結,我的內心依舊也還會激起漣漪,那七天七夜也終將成為最珍貴的記憶。
極限特訓,一個聽名字就會讓人覺得很酷,讓人有一試的沖動的字眼。是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她就是這樣的酷!看看家人們的總結,里邊有我們熟悉的經歷過的項目,也有我們沒有能嘗試過的新體驗,邊看著他們的感悟邊能回想起曾經的我們。
我們相較于他們是幸運的,他們五天五夜,而我們是七天七夜,七天七夜我們經歷過由最初的身體虛弱,一站就倒到最后能堅持跑完三千米,經歷過最初的人心不齊、浮躁到最后懂得團結一致,經歷過個人自由散漫到懂得為集體榮譽約束自己的行為,經歷過。。。。。。這七天七夜的經歷真正的教會了我們團結、集體、榮譽、軍人等太多太多的含義。
其實我覺得成長路上每一次的歷練,到最后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最最珍貴的寶貝,就像極限特訓,每個人會有自己的收獲,每個人到最后都會舍不得離開。其實在這些歷練中,我們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得不足,能夠更好地鍛煉我們的意志,說到歷練,我覺得就我現在的生活也是一種歷練:學車。
很多人一聽學車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防曬吧,我自然也不例外,可是一個周的學車下來,我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我們這里的學車制度相較于之前有所不同,我們是分批次學的,不是一學就是一天,科二我們只需要在訓練場每天待三個小時,當然這樣我們除了一車的五六個人以外教練帶的其他的人,我們是不熟悉的。
死教不如因材施教
本人天生性格就是見到像老師一級的人,自動變得軟軟弱弱的,所以,每次教練一說什么,我就自動的躲到了后面,和身邊的所有人都打成一片,就是教練問一句話也不敢答,好在我們教練還是那種會因材施教的人,這多多少少讓我卸下了些許的防備,時間久了,我慢慢地發現:傳聞并不是那么的真實。就像我們的教練就是傳說中沒有的好教練,他的脾氣偶爾生氣也會大聲說話,但他也沒有體罰過我們,還經常的會讓我們自己思考,慢慢的引導我們去學著思考怎么練好倒車入庫 ,回想起別人口中的教練,我總覺得我是踩了狗屎運才有幸得到這么好的教練。
回想起教練閑聊的時候說的:“我們就像老師一樣,但不同于老師的是,不能死教,死教沒有用,上路開車不能靈活處理就太危險了,得為你們上路開車做打算啊。”是啊,其實每一個好老師都是懂得按照學生的處境來改變教學方針的,就像我們教練,該對誰松點,該對誰板著臉點,他都能照顧的恰到好處,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教練,學車也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
多琢磨,多問
好多時候,我都很懶,喜歡有現成的模板樣式就往里邊死套,好嘛,學車前聽說都是會有什么點的,記住點就行了,我想了想,那還好啊,應該不難,可是去了才發現,點是有,可是尷尬的是還是需要空間想象能力,內心委屈的說了一句:“我就說嘛,怎么會那么容易。”說實在的雖然我是理科生,可是就是一丁點的空間想象里都沒有,起初,很痛苦,看著別人都很快的就進入了狀態,而我還在蹩腳的倒不進庫,那滋味很難受,一人一上午也就四把的時間,沒浪費一次,都覺得很不好受,后來我漸漸的就開始問周圍的人,向他們索取經驗,慢慢的找自己的能理解的點,然后一點一點的去練,有不會的就接著去問,終于在自己靠自己的努力倒進去的那一次,我差點松開踩剎車的腳,心情好的快要飛起來了,那時的我真的很有成就感,也在那時我知道的要想成功就得自己多琢磨、多問。
其實學車學到了不僅僅是駕車的本領,還有很多的外在本領,除了以上的兩點外,還有像早睡早起的習慣養成,交人、待人的方式方法,與別人交流時的神態、手勢等等等等,總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實我覺得實踐也是鍛煉自己的最好良藥,青春路上的人兒,不要總貪圖安逸的生活,多多的出去闖蕩闖蕩,你會發現你還有很多值得改變的地方,邁開腿,迎著朝陽前進,人生路上有那么多美好的記憶值得你去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