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
? ?
? ? 零零散散的,《月亮與六便士》讀完了。這本書里,斯特里克蘭德的形象讓人隨著閱讀而深入,或者說,是因為想一步步了解這個人而不斷被吸引讀完了這本書的。這樣一個人因為選擇離開而變得與眾不同起來,遵從自己的內心的選擇,而放棄對于飽腹之欲望,甚至于名利之裹挾時,身心進入一種篤定之中,我想這是他從法國,到馬賽,再到海島之上,這一路而來,實際上是他天命的成長之路,那些沒被作者挖掘出來的部分,其實是有著巨大的力量的,從不會作畫,到完成了自己的生命之作,斯特里克蘭德實際上是在守護著屬于自己的心靈的指引,只是在這條道路上,他愿意追尋,勇于追尋,在追求之中,先是舍棄,舍棄妻兒所代表的人世間的名利牽絆,愿意過著一種清貧的日子,那些日子里的窮困是他所不在乎的,而畫畫恰是他所堅守的。我想,那份篤定中也是毫無理由的吧,只是在做選擇和做了選擇之后的他,選擇義無反顧畫畫,那時候的這些細節在書中沒有呈現,所謂的沒人看到他的畫,也正是因為他那時候也是在不斷地尋找自我之中,而非真正地完成了自己。畫畫的天命,也是在不斷中完成了從種子的發芽到小樹苗的漸漸成長。我想,幾經輾轉,到了塔西提島的他在那樣的一種理想生活中,真正完成了生命對于原始、純粹的追求,在生活里完成心靈的表達。在最后的麻風病的三年里,我想他的精神是一種接近神明的,在完成他的生命之作的同時,也完成的是生命的蛻變與生化,那慘不忍睹的軀體的消減,是否也意味著天命完成后的心靈對于身體的一種舍棄,一種隱喻中表達的是對于人世間的諷刺呢,我不得而知。
只是,在塵世間,我們需要這樣的一種人生的啟示,不至于蹉跎與彷徨,多少時候,我們都是在尋尋覓覓中失去了行動與付出的勇氣,失去了堅信靈魂指引的篤定。對于生命安分透徹的堅定,也許并非知道結果如何,那時候選擇一封信與過去的生活決絕的斯特里克蘭德,只是遵從內心做了選擇,而至于將要面對的和最后的結局都無所謂。我想這樣的一種選擇給予我們的啟示是我們都要勇于做這樣的一種選擇,在選擇中付出,在選擇中追求,在選擇之中完成,這是生命完成自我的道路,一旦天命之神出現,那么就勇敢承擔,默默守護,那是對生命的尊重。
從斯特里蘭德的結局來看,也許透著一股子悲壯,但從他的角度來看,那是生命里最美好的完成,那是生命的禮贊。
生活記:
與朋友暢聊,其實也是在澄清自己。
半年來的時光里,其實是沒有給自己一點點理想生活的滋養。生命需要主動地去營造這樣的平衡,否則枯竭之后,就會困頓,也會迷惘,這份迷惘其實就會在意念之中制造一種恐慌,最近幾日里的假期,我能清晰感受到這份恐慌,就是在每個當下的不接受,總感覺要往前走,以至于當下的此刻里不能全情投入后,有一種巨大的虛無感,那份踏實的感受好久沒有了,那是寫完一篇文章,學完一次課程后的那種全情投入之后的生命仿佛伸展、生長的張力。
那么,我當下的理想生活又是什么呢?那些我一直想做的,比如每日習字,我想這是我生命里特別在意的事情,那時候不能學習書法的遺憾,到自己家中置辦文房的執念,曾經每日習字的日子里,我真是感受到了在寫字中,我得到的那份安定,那么就此做起來吧。其實,生命里除去無所事事的耍手機,那么切換頻道,做一樣讓自己踏實的事情,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而在此種中的意義是我們的生命需要這樣的滋養。我們以為吃好穿好就是一種好好的對待,其實靈魂之上,這樣的行動里蘊藏著我們自己對待生命的一份態度。
在行動中創生,在制作中完成。
原來,做就好了。
如今,每件事情中不能沉潛下來的那份虛浮里,僅僅是對待生命這件事情上沒能為自己做點什么。周三那天陪著女兒去植物園里,今早和女兒小區周邊轉一轉,看似的陪伴女兒,其實我知道,我是在尋找逝去的自己,曾經在植物園里的那份肆意,那份擁抱,那份天地同在的領悟……曾經每日圍繞小區行走時郎朗天空、滿地牽牛,還有嘰喳的鳥叫……哦,原來我是丟失了那個活潑潑、綠油油、喜滋滋的自己呀。
抱歉哦,親愛的自己。
可怕的是我們把自己當成了社會的工具,不斷蹉跎,去牽強。昨天回老家,滿心的疲憊,簇擁在炕頭上就那么昏天暗地睡著,那樣的任性,那樣的冷漠,只是那樣的自己,父母選擇的是默默守護,操勞,那份細心的關照,那樣貼心的飯菜,我那樣肆意享受著他們對我的深情厚誼,那樣的自己被全然接納著,不是我的任何,只因為我是我,那樣的一份深情是多大的力量。
在看著老母親揮手時,那佝僂的身軀,那深情的眼神里,是神明告訴我,生命那份珍貴,父母對待的那份深情的真里,有這我對待一切的根,那一刻,生命從我到媽媽,貫通到天地間,巨大的慈悲貫通于生命里。
跟女兒說起,早起出去走一走,女兒比我起的早,出去走步,我們一起。能感覺到腰腹有一種真實的笨拙,生命需要重新激活,談何容易,只是慢慢來,一點點找回,一點點活出來,在生活之中一點點找回,找回屬于自己的真實,在真實之中再活出一點自我,承接上天命吧。
原來曾經活出的自己,再一次的自我拋棄時,那份感受在重新審視時,那么鮮活的難過感受。
讀書、寫字、寫作。
靜坐、站樁、行走。
自然中生活,
生活中領悟。
在領悟中一點點將自己的生活過活細膩起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敬2024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