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了一些書,因為書的內容和方向有著比較大的出入,自然就有了一些不同層面的感悟。在筆者看來,書籍大抵成三類(層面):
- 1.術的層面:
(1)科普和不系統的知識類,如:《電氣知識1000問》,各種論壇、帖子、公眾號的非連載的知識類,人文社科的更多。這類特點是:易學易用,信手拈來,不需要嚴密的邏輯和強的專業基礎,也不需要很大耐心。
(2)系統性知識:《數字圖像處理》(岡薩雷斯)、《模擬\數字電子電路》、《組織行為學》、《社會心理學》等此類;該類書籍由于系統性較強,需要耐心和較好的基礎知識鋪墊,所以讀起來較吃力,概念性很多,專業性很強;好處是一旦研讀,是對一個學科一個領域進行全面的學習; - 2.術和道的層面:超越普遍的技術,也有可能包含術層面的內容,但其會從技術本身上升到一種普遍的規律的東西,類似的書包括《管理的實踐》(彼得·德魯克)、《生命是什么》(薛定諤)等一些列,能對一個行業進行宏觀建設和指導的書籍,甚至是開創一個學科;此類書籍除了技術本身,也帶有著其特定文化的烙印(“多半情況下我們
無法體會其基督教背景下的“道”,因而只得到了一點'術' ”)。 - 3.道層面:這類書提供的只是普遍的價值觀與價值規律,不提供具體的方法和技術。更多的是思想層面的啟迪。如《六項精進》(稻盛和夫)、《諸子百家》(古圣先賢先)。其特點是具有易獲得、價值普遍,但很難深入閱讀和吸收。同樣,一旦深入閱讀,是通過底層邏輯改變人的價值觀,解決的是思想和人生困惑層面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