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小人是指不知或不愿立志改善自己的人。文(wèn),文飾,掩蓋。
子夏說:“小人犯了過錯一定加以掩飾。”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但對“過”的態度決定了你的品德修養。君子該如何面對自己之“過”呢?第15.30章——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第1.8章——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第19.21章——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對“過”的態度應該是過而改之,小人卻是過而文之,錯上加錯矣。顏回能做到“不遷怒、不貳過”,僅此一點,就值得孔子一再稱贊。子路能做到“聞過則喜”,其修養也很高深。
孔子教導子夏說勿為小人儒,看來他是做到了。成語“文過飾非”就是指一有過錯就找很多借口拼命加以掩飾,讓別人看不清楚他犯的錯誤。為什么子夏會說這話,因為一般人對自己所犯錯誤加以掩飾后別人不知道了,就不會去改正了,那他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就很高,所以此話是告誡我們有錯必改,不要掩飾,讓我們做到“慎獨、慎微”。對照這句話,真是小人遍地啊,包括我自己,“文過”那是家常便飯,慚愧至極。不過目前英語學習群里的老師倒是真正做到了“不文過、有恒、無伐善、無施勞”,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