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點半,把葡萄洗好,碧綠的碼在盤子里,再給孩子系上圍兜,安排她爹坐在跟前。
囑咐孩子:爸爸喂你吃葡萄啊,媽媽去放洗澡水。
囑咐她爹:喂達達吃葡萄哈,我去給她放個洗澡水。
雙方點頭認可,我去洗澡間,剛剛擰開水龍頭,那邊哇啦一陣哭聲傳來。
我想,摔了?沒事,爸爸應該能搞定的。
誰知,聲越哭越大,好似嘹亮的軍歌,中間夾雜著她爹絕望的呼喊:“你哭啥啊?”“你為啥哭啊?”“你倒是說話啊!”
兩個人賽起歌來了。
唉,趕緊撂下花灑去看看吧!
這一看:孩子嗞哇哭,爸爸氣嘟嘟。
把孩子抱腿上坐好,用手打著圈摸著她的脊背,哭聲漸止。
看她情緒穩定了,我便開口問,“寶寶,看著媽媽的眼睛,告訴我,為什么哭啊?”
聽聞此聲,孩子本止住的抽噎又開始了。
“哎,你答應媽媽會好好溝通的,告訴我,為什么哭呢?”
“我想媽媽了……”孩子艱難地開了口,喘息起伏間似有萬般委屈。
他爸爸在旁邊氣的身子一挺眼睛一睜:“想啥啊想,剛剛走開一秒就想了?!”
爸爸氣,孩子哭,兩邊都得勤安撫,當老媽子談何容易。
我只好拍拍孩子的背:“寶寶,以后別欺負爸爸了好嗎?他也只是個孩子。”
等孩子好了,又轉過來跟她爹做思想工作:
你說,我上班離開一天,她在家看著也挺好,挺歡騰,
我回來了就離開一秒,她就委屈地不行了,那架勢的意思不就是“就是哭給你聽的,媽媽快來寵溺我!”
我不回來,她還就把許多眼淚憋心里,不往外撒,成熟穩重的很。
可一個孩子總那么成熟穩重的,不也叫人心疼嗎?
所以哭一哭,鬧一鬧,沒觸及原則,就抱一抱撒,你們倆也互相理解一下嘛。
其實,她還是小毛毛的時候,就特別好哭。
哭得人生無可戀。
有一天半夜,一個人掙扎著喂了奶,換了片,小娃子還在哭,非要抱著睡。
抱著抱著,我感覺自己快要把孩子給掉地上了,真真抱不動了。
絕望之下,我索性把她擱進小床,“我今天倒是要看你哭到什么時候!”
然后把門一關,出去了。
其實哪里敢睡,一直躲在門邊聽她的哭聲,誰知她瘦小一只,哭起來卻是氣勢磅礴,排山倒海。
中間累了歇歇,喘口氣,接著哭,那頑強,堅定,感覺是十分有理想和信念的人……
十五分鐘過去了,我感覺熬了一年,頭發都白了幾根。
算了,算了,我輸了。
從此再不敢用哭聲免疫法,我斗不過她。
因為總是右手抱,有時還要抱著上下樓梯,才能睡著,所以右側的膝蓋有一陣走路都困難。
現在也時常發作,大約半月板已承受不了壓力,爆裂了。
其實1歲兩個月,她已走的很穩了。
“你的腳,你的手,你的嘴都是自己的,管用的,所以不要用別人的!不要別人替你走,替你做,替你說,明白嗎?”
她似懂非懂。
大部分時間還好,剛起床和鬧瞌睡的時候最是氣人。
刷牙也要抱著去——
有一日,睡覺前去刷牙,非要我從客廳抱她到洗手間去,還抱了三次,每次都哭著喊抱的不對,自己登登登跑回客廳要重新抱。
穿衣服也要抱著穿——
“穿衣服怎么抱著穿啊?你媽也不是演雜技的吧!”
氣得人像只蒸熟的大蝦,頭頂冒煙。
但打是不能打的,這輩子也不可能打的。
因為我的禁閉大法,對她來講已經可以說是非常恐怖、慘絕人寰了。
只是由于老人在的原因,時常施展不開。
所以,平時我只用“瞪一眼+轉身離去”的冷處理大法。
而且,帶孩子這件事,說實話,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不出去上早教班,永遠不知道自己的娃是多可心,多乖巧——
達達上的早教班上有一個孩子,然然,他年紀比達達稍大兩月,
每次都是外婆帶來上課,說是上課,卻沒有一堂課好好上過,不是吃東西,就是哭鬧,
哭得栽倒在她外婆懷里,喊著媽媽,媽媽。
可是從來沒見過他的媽媽,連他的爸爸也不曾見過。
聽說他的媽媽在另一個市的醫院工作,周末才得回來,爸爸是做生意的,早出晚歸。
我有一度很不喜歡他,因為他在的原因,達達總是沒法專心聽課。
但意外的是,他和他外婆倒是很喜歡達達。
每次去上課,他外婆總是激動的招呼:“達達妹妹來了,快快,你們坐一起好不好啊?
你看看達達妹妹,人家自我介紹說的多好。”
他也就自言自語,達達妹妹說的好。
有一次達達做完了自我介紹,他也舉手拿了話筒,真是破天荒頭一遭。
誰知他接過話筒,來了句“我叫達達,今年兩歲十個月了,我是個女生。”
大家哄堂大笑,他自知出了糗,居然紅了臉,羞愧地鉆進外婆懷里,這節課就再沒好好上過。
哭啊鬧啊,外婆實在哄不住,只好抱他回去了。
打這事之后,我總覺得這孩子有些可憐,他外婆也真是辛苦。
而他的父母,該是也有他們的不容易吧。
還有一次,達達旁邊坐了一個比她稍大一些的小姐姐,扎著兩條細辮子,長的很秀氣,
可臉上卻毫無光彩。
她臉朝下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身后并沒有家人陪伴。
老師絞盡腦汁想調動她,可是人家竟然一直都不理睬,一個姿勢保持到最后,
在活潑的教室里也算是一個清奇高冷的人物了。
有時,聯想到自己現在大學帶班主任,也常找學生深談。好多,壞的,孩子身上總有父母烙下的一些印子。
我不忍心苛責孩子,可我又如何苛責父母?
畢竟有的人是無知,有的人卻無奈。
所以,平時孩子有點兒作,有點嗲,
就忍下吧。
想想書里說的,孩子十一歲以后,她心中最可靠最重要的人就不再是父母了,是她的朋友,等她成年了,
還有她的戀人,等著接盤。
所以,她現在一天喊一百遍媽媽,又有什么可煩的呢?
她無非是要親親抱抱舉高高,又有什么可累的呢?
要知道,她第一個學會喊的是媽媽,第一個學會認的詞是媽媽,學會的第一首歌是“我的好媽媽”。
“媽媽你快看,這頁書上寫了好多個‘媽媽’耶,這是什么書啊?”
“這本書叫《我愛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