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一篇文章《我們最大的問題,是都想成為“人上人”》,主要摘錄如下:
中國人拼搏的動力是成為“人上人”,但真正能出名的幾率極小,如果不出意外,每個人必將平凡。
但人人都不甘于平凡,都想逆襲,把人生變成一場豪賭,這就是很多人悲劇的開端。
當發現自己似乎很難成功,就開始把一切希望壓在自己孩子身上。越普通的家長越渴求能培養出不凡的孩子,把教育當成“忍辱負重”,這是一種補償原理。
他們發現了結果和理想之間的巨大落差,并沒有反思,反而會加大自己的籌碼,還刻意給孩子營造假象,讓孩子堅信自己就是了不起的人。
結果孩子長大后眼高手低,還以為自己是懷才不遇,不斷的遭受各種挫敗感,永遠都活在對現實的不滿里。
當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又開始重復這一輪回。
苦難更容易被傳承。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苦難,一切苦難都來自于自己。
即便一切都已經明朗,大部分人仍然寧可自欺欺人,也不愿意面對現實,寧可活在自己的妄想里,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的平凡。
在他們的意識里,彷佛承認自己的平凡,就等于承認自己的失敗;看到別人的平凡,也會暗自取笑別人的失敗,這真是一個荒唐又混蛋的邏輯!
這就是中國人的可憐和可悲之處,他們終其一生都在和平凡抗爭。
其實,非凡的邏輯很簡單:
1:承認自己的平凡
2:尋找內心的安靜
3:發現自己的不凡
但是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過不了第一關,他們幾乎個個都自命不凡。
如果一個人不能承認自己的平凡,就無法發現自己的非凡。同樣的道理,接納孩子的平凡,才能發現孩子的非凡。
這簡直就是上帝造人最公平的邏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個世界上能做到自知的人實在太少了。
他們因為無法上位而焦躁不安,他們不停的抱怨為何輪不到自己。最要命的是,這讓他們都活在要成為人中龍鳳的希望里,也因此都喪失了從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的能力。
真的,幸福不是一種結果,而是一種能力。如果一個人失去了這個能力,那才是人生最大的缺陷,必定痛苦終生。
所以,中國幸福的人少之又少,個個焦躁不安。這種心態也加劇自己的平凡、庸俗,最后淪為平庸。這就是絕大部分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