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意陽
? ? ?火把節,是中國十大民俗節日之一,也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盛事,有“東方狂歡夜”之美譽。火把節持續一周,一到夜晚,大街小巷,全是人影,繞火堆載歌載舞,真不愧為火焰盛會。
? ? ? 西昌有個廣場名為“火把廣場”,可知這個廣場與火把節有著緊密的聯系。一進入,就可見五十六根赤色“火柱”,火柱上還有圖案花紋。其實這是以磚壘成的“大火把”,平時只當裝飾,一到火把節之夜,便化身真正火柱,點燃這個不平靜的夜。中間是個開闊的圓形廣場,一切地板花紋,都圍中心火焰雕塑而生。其實不只是花紋,一到火把節之夜,整個城市的火焰之花,也都繞這個雕塑綻放。圓形廣場周圍的建筑,就是仿麗江古城而建的小街,不過路人并不多,因為再向里走就是劇院、電影院、游樂園之類的地方,平時人氣爆滿。要想讓那些地方冷清,也就火把節時能做的到了。
? ? ?火把節一般從農歷六月二十四開始持續一周。火把節之前,家家熱鬧非凡,宛如過年。備年貨要備什么,他們就買什么。開開心心回家后,就先拿布料制新衣,讓子女們漂漂亮亮的,然后腌制豬肉,曬酸菜,只為那一夜吃飽喝足。當然,有一點不能少,那就是火把。要么去街上買,要么去山上采了自己扎,火把絕對不能少!火把節當天傍晚,吃過晚飯,扛上未點燃的草把子,向火把廣場進發。
? ? ?點火。音樂響起,人們便開始載歌載舞。像漢族過年放鞭炮一樣,沒有絕對的理由,沒有特定開始時間,全由心情。那是一個以火為圖騰的民族對火的崇拜呀!傳說天上有六個太陽與七個月亮,地面更是妖獸橫行。有一位名為支格阿龍的大力士,不僅彎弓擊殺了所有妖獸,還身跨龍駒射下了五陽六月,使世界安定。天神大為憤怒,讓一位神下凡懲罰這些人。另一位英雄黑體拉巴站了出來,在摔跤中摔死那位神,自己卻倒在了當初落下的一個月亮旁,化作瀘山與邛海。天神無計可施,招來大批蝗蟲啃食莊稼,睿智的人們發現火能驅逐蝗蟲,便在村寨里燒起火堆。見到蝗蟲離開,大家圍繞火堆歡歌,慶祝對抗天神的勝利,從此有了火把節。在村寨里過火把節,除了要舞蹈,還要祭祖,但這要莊重許多。此外還有摔跤、射箭、選美等比賽,據說是向傳說中的英雄展示他們后代的風采。在縣城里,這些活動,也只會在一些特別的活動表演上略顯一二了。
? ? ?當然,為滿足外地游客的興趣,像民族風情園之類的景點,都有為期三天的特別活動:“免費體驗彝式射箭”,游客開心的同時也了解了彝族文化。如果還猶未盡興,不妨也自己買些火把在那一晚狂歡吧,聽著奇特的語言,踏著歡快的舞步,感受對火的熱情, 盡情體驗這個火把節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