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的寫作課,今天結束了。
我是第一次參加若初的寫作課,是因為麥子的推薦才知道的,在思考之后,在去年12月報名了課程,因為我想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我之前的工作是網(wǎng)絡小說類的圖書編輯,初期主要的工作是審核校對文稿的優(yōu)劣,看是否能發(fā)布在網(wǎng)站上;在后期階段,會參與一些我們公司部門的后臺編輯,以及和第三方平臺的對接,修改過一些書籍的簡介和文章的結尾之類的工作,并沒有太多的接觸出版書籍,唯獨一次的接觸,是我在辭職前,公司組織的一次書籍策劃任務,讓我們每個小說編輯都獨自策劃一本圖書并達到出版的目的。這也是我比較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一個人和作者去溝通,協(xié)商,改書名,改主人公名字,改稿等的工作事宜,最終達成了圖書的出版。
雖說我的這些工作是比較簡單的,但是我還是熱愛文字、熱愛編輯這個工作的。想?yún)⒓訉懽髡n的初衷就是要來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寫出一篇優(yōu)質的新媒體文章,或者說寫出一篇不錯的復盤文章和生活故事類的文章。為什么要這樣做?是我想走新媒體這一條路,就像若初在課上所說的,選擇一個行業(yè),就要做到深耕才行。
下面我來說一下,通過這28天的課程,我所收獲到的知識都有哪些?
一、素材庫的建立
?收獲:
要做到很多的寫作輸出,一定要先有大量的輸入積累,但凡寫作好的人,都是看過很多的書籍,以及深度了解過各個平臺投稿的模式。所以,寫作最需要積累的就是建立好一個屬于自己的素材庫。
在建立素材庫之前,要先了解自己所需要提高的能力是什么領域的,或者是自己想寫哪類的文章,根據(jù)這些定位來具體劃分各個素材庫。
其實對于一個初學者來說,提高文筆是很重要的,經(jīng)典書籍是不能放過的好資源,很多人不愛看經(jīng)典書籍,覺得是長篇,看起來又累,比如我就是這樣的,沒怎么看過經(jīng)典書,都是接觸一些暢銷書或者工具書比較多,這樣想鍛煉文筆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在經(jīng)典書中,會有很多細節(jié)的描寫,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動等等,都是可以借鑒和學習的素材,對于經(jīng)典書,若初也給了她的推薦書單,以及可以學習的公眾號。
?下一步行動:
1.把若初推薦的書單和公眾號,進行歸類整理到印象筆記中
2.進行素材的分類整理
①讀書筆記的分類
②文案素材的分類,比如:人脈/圈子、新媒體運營等
3.多看一些經(jīng)典的影視劇/TED等,在其中搜集人物性格、臺詞、以及劇情線的走向
4.學會留意生活中的小事
二、三步提綱法
?收獲:
寫文章不列大綱,是不能夠太好的寫出一篇文章的,原因就在于,列大綱可以把握你的行文邏輯,讓你的文章看起來是有層次的,而不是隨便瞎寫的,這一點其實也可以用在平時寫復盤文中。因為大體都是一致的,都是要搭好框架,再去寫內(nèi)里。
在學習列大綱之前,我都是想到哪里寫哪里,覺得有些內(nèi)容在心里就好了,沒有必要列框架;但是在學習了三步提綱法(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之后,發(fā)現(xiàn)了框架的妙用,一個是能讓你的效率提高,另一個就是讓你和編輯之間更好地溝通,防止多次返工。
?下一步行動:
1.培養(yǎng)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選擇感興趣的領域,多看書,多復盤輸出,把寫作功底打磨好
2.不管是寫讀書筆記/書評、影評、復盤文、新媒體文章,都要先列好大綱,在大綱的基礎上,填寫內(nèi)里的東西
三、文案拆解
?收獲:
拆解的目的就是通過借鑒他人文案的寫作技巧、思維,應用到自己的文案創(chuàng)作中。
拆解的兩個層面:
1.宏觀層面的拆解
2.細節(jié)的拆解
需要做的就是,多去看對標的公眾號文章,進行實踐拆解;在這里我還學到了拆解不光光是可以用在文案/文章方面,也可以對其他人事物進行拆解,比如:社群助手是怎樣運營社群的,他每次出現(xiàn)的頻率和話術,以及配圖;還有可以去拆解優(yōu)質的海報/頭圖是如何做出來的,去哪些網(wǎng)站搜集圖片素材等;還有可以去拆解心目中的榜樣力量是如何學習的,這些都是可以幫助自己可以更好地成長。
?下一步行動:
1.根據(jù)拆解的模板格式,練習文案的拆解
附上我拆解文案的鏈接(第一次拆解,有很多問題):https://mubu.com/doc/1G0RhfwQKY
2.多看公眾號文章,了解他們背后的寫作風格、語言技巧和套路,去實際動手練習
總結/下一步行動
首先要感恩這28天以來,若初講解的寫作技巧和案例分析,讓我收獲了不少新知,從建立素材庫開始,到如何列大綱,再到如何進行商業(yè)文案/公眾號文章的拆解,用自己之前拆解過的實例給我們進行深度剖析,以及在群里不斷給我們進行干貨分享,謝謝若初的陪伴。
?接下來我要學習的是:
1.先把自己的素材庫積累起來,多去看書、看對標的公眾號文章,嘗試練習與拆解,分析作者背后的思維框架及語言風格。
2.把自己的公眾號運作起來,自從去年11月生日開通了公眾號以來,就沒有寫過東西,一是自己的懶惰,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三是不會用排版工具;歸根結底,就是自己偷懶造成的,要不然早就有內(nèi)容了。
所以,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要給自己找借口,該做的事情就去做,該去主動咨詢的就去主動咨詢。
為提高寫作能力,就要不斷去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