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jù)延參法師直播內(nèi)容整理
歲月如水,日月如梭。歲月不老,我便少年,歲月不老,我便活好,歲月需要每個人活出對生活的態(tài)度,活出對生活的堅定,活出對生命的努力和創(chuàng)造。每個人都承擔著一番故事,每個人背后都有一番沉重,生活注定是一場負重前行,生活中注定會遇到很多苦惱,人生不必太計較,能夠交給時光的,交給時光便好,能夠交給歲月的,任之靜靜流淌便好。
生活不必急于求成,不必急于追尋最終的結(jié)果,人生是一段很長的旅程,注定要承擔許許多多的沿途磨難。每個人都有各自時代的特征,每個人都有與時代同行的一份責任和義務(wù),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太多的借口注定只會讓生活打折。給生活找太多的借口,生命便活成了一場茍且和如果。
生活不要找理由,找推脫。計較的太多,只會讓自己墮入別人的影子里,活在別人的口舌里,活在別人的看法里,活在別人的說法里,繼而徹底迷失了自我。這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去抓住生活的契機,活出自我的勉勵,抓住生活的機遇,活出生命的改造。不要感嘆時光易老去,其實時光從未變老,自始至終都是從容安好。時光從未變老,不再年輕的只是心態(tài)罷了。
歲月不老,便是年少。人們總是想太多,與生活背馳太遠,總認為遠方在遠方,總認為目標在遠方,總認為前方在遠方,可是跑遍天涯卻也不得見遠方。那么,理想在哪里,夢想在哪里,遠方又在哪里?答案是,在心頭。不要把未來、把希望看的那么渺茫,那么遙遠,也不要把生活看做一場攀比,每個人背后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每個人腳下都有一番別樣的曲折,人生什么樣的滋味只有自己才知道,與別人沒有任何干系。
生活需要一種秩序,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人生不應(yīng)有恨,那些恨會擾亂人生的秩序,那些恨會干擾自己思考生活的客觀思路。一個人能不能與這個世界友好相處,能不能和生活溫暖陪伴,就要看是不是三觀端正。三觀是突破自我,突破狹隘,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寬闊的人生氛圍,三觀端正又何必在乎那風雨交加。
佛門有詞曰,非我。這里的非我并不是指否定自己,而是指認識自我認知自我,渺小自我。一個人從這人海茫茫中經(jīng)過,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要學會參與、融入和合作,尋找一種共同的價值觀,認同這社會的道德,認同這社會的法律。用一顆樂觀的心,一顆善待的心,期待這世界消弭摩擦,化解誤會,發(fā)現(xiàn)生活的生機,創(chuàng)造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