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弟弟要來靖西工作,我從小身為“姐姐”的責任感再次被激活起來,以至于今天又犯了過度操心的老毛病。
之前弟弟和弟媳說讓我幫找出租房,并留意一下附近出售的房子,所以,這段時間我特別關注自己所在的小區和周邊的房子出租、出售情況。昨晚和今天,分別找了兩家自認為性價比較高的房地產公司了解房子情況,并把價格和自己看上的房子發給弟弟和弟媳,還發給一直擔心弟弟的媽媽。
我看中的房地產,一期房有贈送面積,價格相當實惠,并且,媽媽期待的5房、4房的套房剩下的數量不多。我很著急,媽媽和爸爸得知消息后也很著急,還打算明天一早就搭車趕400公里的路過來看房子。
為了促成這樁"好事",我又打電話帶著強迫的語氣要弟弟和弟媳明天過來一起看房子。可能因為他們兩人還沒落實工作,也可能因為弟弟一直壓力很大而且有著強烈的自尊心,和弟媳商量的過程起了爭吵,今晚,弟弟帶著低沉的語調還打電話告訴我,說他沒空過來,而且現在還沒打算要買房子。
我突然意識到,這是我所意料的,再著急也沒用,我沒有具體了解他們的需求,再次為他作了主張。
我想起幾年前弟弟買手機的事情,那次我開始學會尊重弟弟的個人選擇,而不只是想當然地為他著急和讓他非按我的想法去做不可。
那時,弟想買一款手機,在南寧手機商里看過實物,后來跟我們說,正好,老公剛幫我在網上購買了那款手機,價格是800多元,就告訴弟弟在網上買實惠得多。后來,弟弟再次去南寧的商場里看那款手機,賣的人說那款手機網上沒有賣,于是,他就以1000多元的價格買下了。我得知道后,為他多花冤枉錢感到可惜,但想想,事已至此,說得再多也改變不了事實,也不可能退貨,倒是惹得他不敢做主、不高興。我們只是再次告訴他,我的同款手機是在網上購買的,價格比他的便宜好幾百塊錢。他回應的語氣有些遺憾。
后來有一次買電腦,也是如此。
我想,有些虧還是讓他自己去吃吧,人總是在吃虧的過程中才會變精明,才會長大。這些成長的經驗,哪怕我以“過來人”的經歷告訴他,他也不會相信或者放在心上,只有親身經歷過了,才會慢慢總結出自己的經驗來。
然而,這一次,我又忍不住替弟弟著急和擔心了,再次私自為他作了主,還把事情告訴了父母,想把自己所認為的“最好的”計劃安排給他。
此時,當我冷靜下來,試著想想他的處境,確實是不容易。一方面,他們兩個人的工作還未落實,雖然說與用人單位簽訂了合同,7月份就可以過來工作,但還須經過3個月的試用期,才能完全確保能夠這份工作以及開始有相應的收入。另一方面,現在買房,雖然有父母幫著支持首付,但后面的每月按揭、裝修等費用,自己依然得去承擔。其次,他們兩人已年過30,需要同時面對房子、孩子等問題,帶著家鄉傳統大男子主義的弟弟,必定是想著自己要支撐起小家庭的重任,壓力山大。
最好的關心和愛護,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為他安排好一切,而是支持他自己去思考、去努力,當他提出需要幫助的請求時,才給他相應的幫助。我愈戰愈勇,而弟弟也需要通過生活的歷練變得強大,去追求和實現他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夢想。
想起張德芬的那本書名《舍得讓你愛的人受傷》,對父母如此,對女兒如此,對弟弟也需要如此。
給弟弟“愛與自由”的陪伴、關愛和幫助,尊重、提醒、關心而不強求,才是我作為姐姐理應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