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模式
一、標簽導航(微信)
標簽導航位于頁面底部,標簽的分類最好可以控制在5個以內
優點:清楚當前所在的入口位置、輕松在各入口間頻繁跳轉且不會迷失方向、直接展現最重要入口的內容信息
缺點:功能入口過多時,該模式顯得笨重不適用
二、舵式導航(微博,底部有【+】標簽)
中間用特別的標簽,兩邊是其他操作按鈕
優點:需要突出重要且頻繁操作的入口
缺點:同標簽導航
三、抽屜式導航(知乎)
將菜單隱藏在當前頁面后,點擊入口即可像拉抽屜一樣拉出菜單
優點:節省頁面展示空間、讓用戶注意力聚焦到當前頁面、擴展性好
缺點:入口太深,不適合頻繁切換的應用
四、宮格導航(美圖秀秀)
將入口全部聚合在頁面,讓用戶做出選擇,適合各頁面之間切換不頻繁的應用
優點:直觀展現各項內容、方便瀏覽經常更新的內容
缺點:無法完成入口間的跳轉、不能直接展現入口內容、不能顯示太多入口次級內容
五、組合導航
用戶需要聚焦內容,同時又需要一些快捷入口能夠連接到某頁面時就可以采用組合導航
優點:布局靈活,能適應架構的快速調整
缺點:不規則容易有雜亂感
六、列表導航(微信發現)
優點:層次展示清晰、可展示內容較長的標題、可展示標題的次級內容
缺點:同級過多時產生疲勞、排版靈活性不高、只能通過排序、顏色來區分各入口重要程度
七、Tab導航(indicate menu)
本質和標簽導航相同,層級較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tab導航,典型場景是用于改變當前的視圖,或對當前頁面內容進行分類查看
優點:對多內容多層級產品適用
缺點:結構復雜,內容繁多
八、輪播導航(viewpage)
應用信息足夠扁平,可以嘗試輪播導航
優點:單頁面簡潔內容,整天性強、線性的瀏覽方式有順暢感、方向感
缺點:不適合展示過多頁面、非主頁面不利于展示和查看
九、點聚導航(自定義衛星聚合控件)
主操作選項或導航合并成一個按鈕,浮動在頁面上
優點:靈活、展示方式有趣、頁面更開闊
缺點:隱藏了更多入口和操作
十、瀑布導航
適用于圖片為主的內容,下拉自動加載
優點:瀏覽時產生流暢體驗、排版布局多變、沉浸式體驗
缺點:不適合層級架構復雜的產品、容易產生疲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