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島4個月的實習其實在6月28號做完了29號的內容編輯時就實際上結束了。4個月來,有感覺收獲了一些處理事情的方法,也有在編輯的時候不斷改格式、改內容的苦逼日子。不管怎樣,這份一開始沖著自己喜歡的東西去嘗試的實習,算是順利落幕了。
找到這份實習可以說是意料之外,因為一開始對自己不是很自信,但由于這個意外,我對于自己的肯定也加強了。真正能撩到人的簡歷,不能僅僅是一張簡歷和自己還略有不安的自我評價,作品!求職信!對一個公司的了解,或者至少你即將接手的項目的了解!3月份那個下午,自己按著荒島招聘的要求折騰出來的一個應聘文件夾(還好荒島那篇招聘文章很貼心地貼出了各種要求),投了好幾次,一直以為自己打錯了公司郵箱,后來終于成功了,不知道是當時網易有bug還是什么原因,后來聽說可能是公司郵箱有點滿。之后接到了慕月的通知,加了微信,一開始喊她“慕月姐”,她各種表示拒絕,后來發現這圈子里木有這種叫法。當時通知了電話面試,我還挺緊張,還上知乎找攻略,也去巴大仁的研習社請教前輩,聽了他們的介紹后,自己整理了幾個點,并去整理了些應對的答案。后來某個乍暖還寒的下午,我在北五的樓梯間,瑟瑟發抖地接聽了慕月的微信電話,一開始很緊張咧,不過聊著聊著發現我準備了一下的東西還是有用的,也就越聊越順暢了。電話結束后,還被發現了喜歡吉他,結果見面會的時候就被坑了上去表演小U。反正撞上這份實習這件事,我覺得對我自己還蠻有影響,蠻有意義的。
然后說說實習過程中的那些事吧~
編輯排版這塊,從第一個月持續到最后,我都栽了不少跟頭。格式上,我對荒島的風格還是喜歡的,畢竟自己也是一個喜歡文藝逼的青年,但之前自己在吉他社探索時對自己的“粗糙放養”,導致我對很多細節都沒有去仔細考慮過。排了一個多月后,漸漸上手,花費的時間也漸漸縮短。而這些操作上的失誤導致工作時間的延長,也迫使我去思考怎樣更快地實現“完美簡便”的復制、粘貼。最終在這塊總結出來的經驗只有:一多操作多犯錯,二多思考多建模(在動手排版一篇文章前建立一個總的構架)。
內容這一塊,說實在,作為編輯實習生,文案上動刀的次數還是太少了,而且復制粘貼慣了之后,甚至會有可能荒廢了自己的文字表達能力,特別是整體的文案,畢竟編輯時能自己寫的內容也只有那么些導語和連接語了。但另一方面,有時接到比較粗糙的文案,又不得不調動自己的文字整理表達,否則面臨的就不只是改格式的麻煩了。還有一方面,由于對文體的類別劃分問題不夠清晰,有時整理出來的內容并不能滿足要求,比如說,寫書籍推薦時,自己個人情感的分析太多,顯得不夠客觀,整理活動回顧時,角色的話和引用過多,變成了訪談回顧。這個方面還是需要學習 整理一下思維的。
溝通這一塊,作為線上實習生,除了兩次培訓面基,是沒有跟公司其他員工怎么見過的,溝通就局限在微信和Tower上。但就這兩個渠道,我還是了解到了一些東西。作為一家創業公司,公司的正式員工,據我所知,應該不超過8個,實習生占了多數,說實在,辦公室都只去過一次,實在是不甚了解公司內部情況。在和上司方面,我覺得一開始帶我的慕月,是一個做事挺讓我佩服的人,她為人自由但自律,自己打造的品牌“浮生四記”做得風生水起,且過得瀟灑,但性格上又有跟我相似的內向。在和她的溝通上,我覺得一貫都還慢順暢的,一方面是她做事和管理確實都比較有條理,另一方面也是因后面新上任的新手總監不熟練吧。在和實習生同事的溝通方面,我們有一起吐槽和互相幫忙的時候,她們兩個我還是比較喜歡的人,至少都比較直爽,溝通起來還是很好的,且還有一些共同的愛好,還是挺幸運的。我們仨在權衡之后都決定不留下來,就我自己來說,主要還是因為公司內部的情況讓我感到焦慮。
反思不算多,有一些可能一時也沒想到吧,但畢竟對自己還是有些影響的,就記錄一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