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遇之初
2017年6月24日,第一次遇到大海。星空下海面上點點燈火,海灘上卻人聲鼎沸。我默默的行了注目禮,悄悄的拍了照,轉身走了。非其時,非其地,我不能下水。
2017年6月25日,下午6時,導游留出一小時讓大家觀海,并告誡大家不要下水,因為每公里才有一個搜救人員,如遇情況根本趕不到。
我下車前一再向導游確認,能不能下水,導游回答并不堅決,我似乎明白了。
前去海灘,有人將鞋置于車上,赤腳步行,我依法效仿。赤腳走于沙上,感覺挺好,接近水邊,我略一猶豫,毅然脫去上衣,連帶將手機和錢包交于同事,穿著內褲和長褲,瀟灑入水。
浪花拍在腿上,溫和有力,我豪邁前行。很快就越過人流,同事才才問我何去,我手指遠方,前邊。
我之所以這么有底氣,是因為我自信水性很精。
(二)水之精
我從小在河邊長大,在小河溝和大河邊游了無數次,能閉氣兩分半,會踩水,能將衣服舉在雙手單憑雙腳游過不太寬的小河溝。
后來進了城市,我一向是鄙視游泳池的。我曾在泳池寬距連游二十來回,曾一口氣從這邊潛水而下再從對面池邊浮上,也曾和小伙伴比試,雖然我泳姿極為不雅,但論耐力丶比速度、拼閉氣,幾乎未遇對手。
這讓我對水很有自信,自信的近乎盲目。同時,現在也幾乎是我人生中體能最好的時候,所以,今天面對大海,我當然不會錯過機會。
我毅然決然向深水區走去、游去。
(三)海之咸
漸入深水區,腳下已不能借力,海浪拍來,力量越來越大,迎著浪頭逆峰而上,再順勢落下,這是我從小就喜歡玩的游戲。
再游一會,浪頭已越來越高,浪峰逼近,我在低位時,它已比我高出兩頭。眼角余光發現,我左右已經沒人了。
游河的經驗提醒我,要給返程保留至少60%的體力。返程,此其時也。
我轉身往回游。轉過身一看,心下有點驚慌,不知不覺間我與人流竟然拉開了這么遠的距離,我在海浪低位時竟然什么也看不到。
我奮力往回游,此時褲子的不利顯露無遺,雙腿極不靈活。我有點后悔入水前為何不脫了褲子。
我接著往回游,忽然水勢動蕩,一個浪峰拍至,從后背涌上,越過頭頂,從面上流下,頭發瞬間全濕,海水進入口中,咸咸的。
我提醒自己,一邊游一邊往后看,密切注視海浪。我手腳并用,奮力回游,卻發現在潮起潮落的浪頭中,我不但沒能往回游,竟有越游越遠的趨勢。
我已不能掌控自己,我心下大驚。忽然間又一個浪頭拍來,我來不及應對,一口海水嗆進咽喉,流入胃中。
海水,不只是咸,帶著濃濃的鐵銹味,帶著酸臭味,帶著其它各種說不出的味道,霎時,我胃中極其難受。
(四)神之竭
念頭尚未轉完,又一個浪峰從背后拍來,又一口海水入肚,我覺得我的體能忽然間就被抽走的一點不剩。
我知道體能已經成了我的大問題,海浪的威力我也不能輕視。我決定仰泳,俗稱“倒撐船”,這是最節省體能的游泳方法,并且面向海浪,可以看清浪峰之勢,而不會嗆水。
迅速游了一會兒,仍然大勢不妙,我還是沒法掌控自己,未能回游一丁點距離。我不敢怠慢,再次調回原來姿勢,拼命往回游,心慌意亂之下,忘了背后的海浪。
又一個浪峰從背后拍來,拍在頭上,我頭暈目眩,接著就覺得頭痛欲裂,又一口海水入肚,我頓時慌了神。
在潮起潮落的巔簸中,我既看不到岸邊,也看不到人流,甚至也忘了海水,卻竟然看到了滿天星斗。
這一刻,我自己知道我已經慌亂到極點,在這身不由己的慌亂中,我意識已變得不全清醒。
(五)魂之定
又一口海水入肚,我心想小命要葬在這異國他鄉了吧。這瞬間,我就如同姜子牙被抽走了魂魄一樣,種種想法,紛至沓來,卻抓不到一點要令。
體力已所剩不多,不知能否支撐我游回去。最重要的,在海浪的起伏中,我無法控制自己,有體力又能如何?
我無法呼救,我已遠離人流,在浪花飛濺中,聲音傳不遠,即使有人聽到,救援隊也來不了。
這當,我卻想起了《三體》中太陽系降維時的逃逸速度,而我要游多快才能抵消浪峰退下時的回拉之力?
我算不出,但卻已明了局勢:我必須靠自己了。
我強迫自己鎮靜下來。如果我再像之前那樣驚慌、亂動,將精神耗光、體力耗竭,或任一崩潰之后,我就徹底回天乏術了。
體力是第一位,我必須保存一點體力。
(六)夢之藍
我立即放棄回游的打算,以節省已極為有限的體力;我放松身體,不再保持游泳的平爬姿勢,而讓自己站于水中,輕輕擺動胳膊,保持不沉即可;我稍側身面對海浪,因為我已不能再喝水,海水對我的體能侵蝕很厲害。
又一個浪峰拍來,我順勢而上,這一瞬間,我又看到了藍天白云,看到了海岸沙灘,看到了前方的密集人流。
我迅速調整姿勢,面向離岸邊最近的距離。浪峰退去,在水位下降中,我竟然觸到了海底的沙。
我竟然觸到了海底的沙!我大喜過望,瞬間有了主意。
我再次調整姿勢,右側面向距離最近的海岸,左側面向海浪,僅保持浮于水中,靜等海浪卷來。
這一次,海浪姍姍來臨,浪峰到達瞬間,我順峰而上,并拼命劃水往岸邊游,浪峰退去時,立即保持不動,等待水位降低后腳觸地的時刻,然后立即用右腳觸沙,身體向右傾斜,盡量保證不被退潮回拉,然后靜靜等待下一個浪峰。
我仍然頭痛欲裂,胃中難受,卻已不再慌亂。如是幾個浪峰,我腳下的感覺越來越踏實。再經過幾個浪峰,我已腳踏實地,不再需要借助海浪之力,我慢慢走向岸邊。
(七)體之疲
上岸之后,我覺得身體還算有力,但精神被打擊得實為慘重。我頭痛欲裂,恍恍惚惚,劫后余生讓我對海有著深深的恐懼,對水的自信心已點滴不剩。
我反復復盤,終于知道自己差一點就回不來了。我驚魂未定,如果我掛在這里怎么辦?
我剩下的一點體力仿佛又沒了。我慢慢蹲了下去,蹲在了沙灘上,我很想坐,但我不敢坐,我怕我坐下就想躺,躺下就起不來。
我蹲在那里,看著密集的人流,卻什么也沒有看到。不知過了多久,有同事喊我返回上車,我慢慢站起,才終于知道體能消耗的有多厲害。雙腿沉重,赤腳踩在松軟的沙上,只覺飄飄乎乎,奮力踏上臺階,走上車,坐于座位,只覺胃中翻江倒海,一陣惡心欲嘔。
我趕快要了個塑料袋,鄰座大姐給我找來了水,我幾口喝完,靠在座椅后背,閉目休息。
幸好,車一會兒就到了餐館,吃了點食物,體能慢慢的恢復了。
(八)迷之思
劫后余生,我陷入沉思。
首先要怪自己膽大。膽子太大,自仗著水性好就不聽勸,不計后果,一意孤行。上岸之后,我忽然明白了那句諺語:淹死的都是會水的。
其次是因為對海水及海浪不了解。以前的戲水經歷只是河邊和游泳池,水面平靜,嗆水入胃幾乎沒有影響。但海水不是這樣,海浪更不是這樣。目測浪峰高達半米,在峰進潮退中,壓根控制不住自己,順逆均不可為。這導致了慌亂及體能的快速損耗。
再次體能仍有欠缺。最近鍛煉不夠,體能有所下降,在慌亂中與海浪對抗,再加上海水入腹的影響,一會兒就耗盡了體能。
但我也慶幸,慶幸是在今天遇上大海,而不是在明年、后年或大后年。因為無論何時遇上,我不下水終不會甘心,而此后我的體能會越來越差,那時遇上,只會更加危險。
鄰座大姐告訴我,最危險的三種環境為沙漠、海洋和高原。我覺得也許還有第四個,即雪山。不過,沒關系,我已經遇上兩個了。
趁我膽尚在,另兩個,不妨早點來吧。
今天渡劫成功,謹以記之,感謝諸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