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09年12月于娟確診患乳腺癌后,寫下一年多病中日記,在日記中反思生活細節,并發出"買車買房買不來健康"的感嘆,引起網友關注和眾多媒體熱議。于娟于2011年4月19日凌晨去世,眾多網友在網上進行追悼。一個年輕生命,在生死的邊緣,用生命寫下病中日記。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完全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權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寫作。所有的浮躁沉淀了,所有的偽裝剝離了,所有的喧囂遠去了,所有的執著放下了。只有一個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兒、妻子、母親對生命最單純的感悟。在這個故事里,很多讀者看到的不是于娟,而是自己。
1讀她,讀千千萬萬的我們
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的生活時代,信息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大多數人會去思考生活,成功,富有,地位,拼了命也丟了命,滿腦子的生活卻不曾思考生命,《此生未完成》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下教會我們思考生命的書,值得一讀,不勵志,不雞湯,也不是為了上演什么苦情戲,這是真真實實的生活,讀于娟的時候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活著的意義。
2時光很慢,時光很快
走向死亡的過程是如此黑暗,于娟卻努力讓這段路變得有光明。“那些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大”。她說:“如果不能和別人比生命的長度,那就去比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吧。”
——中國日報
本報《博聞周刊》曾分兩期摘登了于娟的癌癥日記,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她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留戀,對親人的不舍,對病痛的堅強,對生死的通達態度……感動了很多人,也提醒了很多人。
——羊城晚報
時光很快,快的我們停不下腳步,休息一下,我們很忙,忙的騰不出時間,陪陪家人,大自然的人類就是這樣,不發龐大的自然災害,學不會團結關愛,不
面對死亡,學不會珍惜。直到透過此刻虛擬的泡沫看到真實的自己。如果有一天,我們自己面對死亡,痛徹醒悟,能如同于娟一樣直視死亡,在很慢很慢的時光里走完人生旅程。
3病榻前無力又鏗鏘有力的文字
我甚至想,哪怕就讓我那般痛,痛得不能動,每日像個癱瘓的人,污衣垢面趴在國泰路和政立路的十字路口上,任千人唾罵萬人踐踏,只要能看著爸媽牽著土豆的手蹦蹦跳跳去幼兒園上學,我也是愿意的。
——于娟 《此生未完成》
于娟在死亡面前,虛弱無力的身子,敲下一個個字,靈動的表述,開朗的性格,感染著每個閱讀這這些死亡面前的文字,有反省,有思考,有悔恨,有愛,有痛心,有感恩,鏗鏘有力的文字,一字一句是于娟離世后的墓志銘。